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文艺作品>>文学作品>>正文
分享到:

向小人物致敬

时间:2015年06月24日 16:04   来源:苗玉波   阅读:

向小人物致敬

苗玉波

  本质上,我也是个小人物,身不由己地生活在脸色和不安中。

  但我特别想对比我更小的小人物们问声好,向你们致敬。

  首先是每天蹬着三轮车捡垃圾、拾破烂的人。朋友的同学从企业下岗后就干这种营生。一旦听到同学在楼下扯着嗓子喊:“收破烂——”,这位朋友宁肯迟到挨罚,也要等到同学远去了才出门。她说,怕伤害她。朋友的好心令人感动,但这种避让未尝不是另一种伤害。这些人,他们没有鼠窃狗偷,没有贪赃枉法,没有醉生梦死,没有伤风败俗,而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在养活自己的同时也造福了他人,理应受到我们平和的尊重。

  其次是每天四、五点钟冒着凛冽的寒风清扫街道的人。他们多是城市低收入者和仅靠土地无法自保的农民。比起那些尸位素餐无所作为的人,他们更懂得珍惜;比起那些游手好闲听天由命的人,他们更明白事理;比起那些西装革履依红偎翠的人,他们更知道廉耻;比起那些穿金戴银当街粗口的人,他们更讲求义礼。在世俗眼中,他们是卑微的,但他们呈现的高度,并非某些貌似尊贵的人所能企及。一代伟人可以把掏粪工人请到人民大会堂并亲切握手,也许我们没有如此博大的胸襟,但起码可以给那些自食其力的人,那些赐予我们清爽明净的人,以基本的尊重。

  还有那些留守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他们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不仅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物质源泉,而且是我们念念难舍的精神家园。他们长年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对生计的无奈、对烟柳繁花的躲闪与向往,以孱弱的身躯守护着我们共同的桑梓,用宝贵的粮食填充着城市空洞的腹腔。而得到的是什么?是冷漠,是轻蔑,是儿女无法承欢膝下的痛楚,是夫妻经年离散的苦涩,是受惠者忘恩负义的背弃。尽管如此,他们却慈父圣母般宽恕着一切。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没有理由不向他们表达敬意。

  还有那些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人。他们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构筑着别人的幸福,他们蛰伏在幽暗的地下室里盘算着明天的出路,他们骑着租来的单车无所适从地到处搜索招工广告。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姓,没有人记住他们的容颜,更没有人送他们一个低廉的微笑,给他们一句随意的寒暄。但他们却如同伟岸的隐者,仍然以自己的方式不怨尤,不放弃,顽强地奔走着,奋斗着,付出着。这种精气与神韵,我们同样没有理由不向他们表达敬意。

  还有,还有许许多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包括小工人、小老师、小公务员、小知识分子……我都要向他们致敬,并借海子的诗献上我的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发表于2010年第1期《散文》,并被《语文报》、《青年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

一小块故土

苗玉波

  这是一块小小的故土,一个仅十平方左右的不大的地方。

  它曾被称作花园。因为它的主人曾幻想着那些姹紫嫣红,能多少修饰修饰他身上的土气。当风情万种的玫瑰、四季怀春的月季、香阵冲天的金菊、傲视群芳的腊梅次第开放,于清风之中,朗月之下,吟几首唐诗,品几段宋词,听几曲丝竹,醉几滴微露,自得之状,非言语能表。斯时,乡村遥远,百里以外的故土遥远。

  它现在仍被称作花园,但名与实已经不符。除了玫瑰依旧奔放如初,取而代之的是随季节更替而此消彼长的丝瓜、南瓜、黄瓜、豇豆、豌豆、四季豆、葱蒜、玉米、小白菜,还有几株生命力极强的海椒树,咋看咋像浓缩的田园。这些,都是岳母的功劳。岳母属龙,再过一年整整八旬,与我们一起生活已十年有余。摆脱泥土的纠缠,轻轻松松安享晚年,是许多庄家人梦寐以求的奢望,没想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半辈子的岳母却与众不同,刚入新居,就视这一小块土地为自家的田园,一夜之间将它变成了十足的菜园子。心痛之余,我劝她,那些瓜呀菜的,都值不了几个钱,何必那么劳神费力呢?她只近乎羞怯地笑了笑。

  跟许多乡下孩子一样,我自小接受的教育是,好好读书,脱掉农皮,不然,就只有打一辈子牛尻子。打牛尻子,意味着与泥土签下生死合约,那是最没出息的。十八前的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十五前的一纸工作派遣单,对自己也对父母有了还算荣耀的交待,那打出生就要拼命逃离的山村,最终成了档案上无关痛痒的地名,年节里来去匆匆的驿站,为赋新词时矫揉造作的道具。一直以为,所谓故土,不过如此。

  我不知道,一个人是否能真的像撞掉衣襟的尘灰那样,掸却生命中的一切。十几年的异乡生活,谈笑多雅士,往来少白丁,似乎越来越像有品味的现代人了,似乎越来越有资格作乡村超脱的旁观者了,但一开言,便常常会有人问,你是某某地方的吧?这才明白,母亲的乳香会随岁月飘散,而乡音,即使两鬓飞霜,也不会了然无痕,恰似腋下的胎记。其实,岂止是乡音。听惯了鸡鸣犬吠、山风林涛的耳朵,很难适应《费加罗的婚礼》,感知见多芬的《命运》;看惯了星月流岚、瓜果稻菽的眼睛,无法体味蒙娜丽莎意味深长的微笑,穿越罗丹的地狱之门;更有甚者,数得清云端雁阵有多少对翔舞的翅膀,却对欢娱场上的三步四步感到迷茫….喘息在风流时代羽衣丽裳的后面,我,羞愧难当。

  曾读过一篇文章:《带着村庄上路》。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带着村庄上路的,何止万千!一段经历,即是一个基因;一滴精血,即是一个图腾。天气预报说明日晴好,为皲裂的田土,我忧心如焚。青山隐隐,碧水悠悠,为东倒西歪的农舍,我黯淡神伤。老家来人说,谁谁打工建起了新房,谁谁挖煤丢了性命,我总是或为之开怀,或为之长叹。佛家认为,人生最可贵的就是放下。然而,真要做到,谈何容易。年方不惑的我犹是如此,何况已届耄耋的岳母呢?在她心里,那片小小的园子,就是她永生永世无法放下的故土啊。那儿,生长着儿女的嬉闹、邻里的唠叨,还生长着袅袅的炊烟和牛羊温情的回望。

  对我而言,那片小小的园子,更像一封沾满泥土的书信,一点凝为琥珀的脐血,无时不悄然提醒着我,该给父母打个电话了,该抛却浮华回去看看了,该告诉女儿,那些“笑问客从何来”的顽童稚子,原本就是你同根同祖的兄弟姐妹呵。

  (发表于2007年8月15日《广元日报》)

  作者简介

  苗玉波,男,笔名当然,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于川北乡野,长成后,身不由己地长期生活在脸色和不安中,曾在《散文》、《语文报》、《青年文摘》、《诗潮》、《广元日报》等刊物发表散文、诗歌、时评数十篇(首),兼任广元市朝天区作协副主席。

  通讯地址: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委党校

  邮编:628012

  电话:0839—8622522 13035622889

上一条:为幸福打夯
下一条:这城 这人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