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穷山村的改变之路
——朝天区交通运输局帮扶中坝村脱贫纪实
村支书王大林给村民讲解藤椒种植
近日,记者走进中坝村发现,一条蜿蜒的水泥村道旁,建起一栋栋白墙黑瓦小楼,依山傍水的村庄美得像一幅山水画。
中坝村地处朝天区东溪河镇西南部,距离镇政府驻地3.5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215户778人,2018年村人均纯收入11590.7元。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严格按照“五步两公示一公告”程序确定贫困户。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98人。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工程,2015年脱贫19户60人,2016年脱贫8户38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为0%。
“我们村有山有水,生态资源很丰富,但过去却很穷。”村支书王大林说,在朝天区交通运输局的帮扶下,通过脱贫攻坚,改变了中坝村贫困状况,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贫困山村的蜕变
沿着环村主干路驱车前行,路面干净整洁宽敞,村规民约的户外宣传牌一块接着一块,走在路上的村民们,悠闲而满足的身影随处可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中央对扶贫工作提出了“六个精准”的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作为对口帮扶单位的朝天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对中坝村认真实施“六个一”帮扶。
自实施帮扶以来,区交通运输局共投入帮扶资金1500余万元,其中,建设东溪河镇至中坝村村委会公路3.5公里,投入资金约800余万,完善村阵地提升建设投入资金30万元,打通2、3组断头路2公里(20万元),硬化1、2、3、4、5、6组通组公路14.2公里(426万元);实施6组漫水桥建设(30万元);全村新建蓄水池14口,更换水管20000余米,解决64户248人安全饮水,总投资14万元;全面完成6个组的农网改造工程,建设10KV线路2.38公里,0.4KV线路3.57公里,0.22KV线路10.22公里,配电箱4台,总容量400KVA,总投资200余万元;建设电商站点1个,电商人才培训2人;建成科技扶贫示范村,科技扶贫在线服务平台全覆盖,固定1名科技特派员驻村帮扶。
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特色产业扶贫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为此,各地着力培育特色产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中坝村是典型的山高坡陡地形,为保障产业扶贫发展,大家齐出力,通过走访研究,最终敲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在朝天区交通运输局的帮扶下,该村打造藤椒产业示范园一个投入资金15万元,发展集体经济椴木香菇1万椴,建设标准化大棚1000平方米,投入资金20万元。
在藤椒产业示范园里,看着漫山遍野的藤椒树,王大林甚是感慨。当初,通过研究考察,决定2015年开始种植藤椒。为打消村民顾虑念头,村支书王大林带头开始种植,流转120亩土地,带动农户60户,其中贫困户12户。
在区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2015年中坝村开始兴建藤椒产业示范园,由广元市望嘉藤椒专业合作社领头建设。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订单农业。由朝天裕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种苗、技术服务,与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以保底价格收购藤椒,广元市望嘉藤椒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农户进行藤椒种植、管护、采摘等。
一条发展的长效路
漫步中坝村,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套套住房宽敞明亮,一张张面容喜笑颜开,广播里还在播放着健康扶贫、惠民的相关政策……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不断创新扶贫模式。为此,各地都摸索创新,切实拿出了“新方案”“硬办法”,通过“造血式扶贫”让贫困户真正脱贫。
为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助力中坝村脱贫摘帽,区交通运输局加大帮扶力度,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园区规模逐年扩大。截至2018年年中,藤椒园区种植规模已突破71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60余户200余人,其中贫困户10户32人,占全村贫困人口比例20%。
2019年,园区藤椒进入盛果期,预计年产量将达到200吨,实现产值200万元。
朝天区交通运输局邱永宝告诉记者,接下来将持续精准发力,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摘帽不摘政策”。今年将继续围绕扶贫产业发展,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及非贫困户的帮扶力度。
同时,将持续巩固好已脱贫户,发展提升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开展感恩教育,提高群众满意度,持之以恒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大家一起为建设美丽中坝、幸福中坝而努力奋斗。
(记者 赵敬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