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文艺作品>>文学作品>>正文
分享到:

咦,大道朝天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10:26   来源:罗倩   阅读: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当一条路,跋山涉水三千年光阴悠悠;当一条路,越秦岭出斜谷沟通南与北;当一条路,历代诗人醉月飞觞销魂处……这条路,便传奇,便不朽,便情深意长了。

这路,名曰蜀道。

蜀道的主动脉是金牛道。

相传,秦国看中了蜀中的美丽,欲征服蜀国,但关山万里,道路险阻。日思夜想后,秦惠文王采用了大将司马错的计策,诈言秦得天降石牛,日粪千金,秦王书信于蜀王,表示愿与蜀国友邻,馈赠宝物石牛并献美女,请开道迎接。蜀王素性贪,便命五丁力士劈山破石开路,入秦迎美女运石牛。道路修通了,蜀王迎来的不是石牛,而是秦国的万千铁骑,葭萌关一战,蜀军大败,蜀国随之灭亡。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称为金牛道,又叫石牛道。

金牛道南起成都,途经德阳,经广元而出川。

剑门蜀道的主干线便是金牛道广元段,这是古老蜀道的精华,是最为典型的陆地驿路遗存段落。

剑门蜀道,堪称一绝。公元前316年开通,虽偏安于西南一隅,却扼秦陇入蜀之咽喉,历代蜀之兴亡,无不由此道发端。秦之灭蜀、刘邦兴汉、诸葛亮拒曹、南北诸朝扩张西南、唐宋时期政治经济交流……200多公里道路迂回,成为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活化石”,是珍贵的文化遗存。正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

其间,秀丽名山,数不胜数;古柏森森,蔚为壮观;井泉遍布,清冽甘甜。恍然间,若置身于温情有趣的生活画卷,桥渡驿铺,商旅不绝;转而又卷身于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之后,烽烟俱尽。

凌空栈道,是剑门蜀道的核心,也是灵魂。

知道“栈道”一词,源于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辞海》解释,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的一种道路。

远古时候,秦蜀之间通行只有民众踩出来的小道,崎岖不说,还多为断头路,负重绕道,苦不堪言。探索、实验、失败,再总结、再实践……一个个有识之士为了一条路而前赴后继。岁月满满,直至春秋末战国初,古栈道才试制和架设。西周末期的冶铁工艺可以说是为道路建设贡献了极大的力量。诸侯各国你争我夺,贯通蜀道,实为军事所需;物产丰富的蜀国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撑,由此,先秦栈道的应运而生也算响应了时代的呼唤。

先民们一寸寸凿石,一筐筐背土,一棵棵植树,一步一步铺就漫漫长路。多少年来,这古栈道,或毁于频繁的战火,或废于自然山洪。建了又毁,毁了再修。

朝天享有“栈道之都”的美誉。朝天境内,残存的先秦栈道遗址最多。其中,又以明月峡为主,明月峡栈道长约2000米。

这条沿嘉陵江崖壁凿石架木而成的临江古栈,是“嘉陵云栈”中的一段。明月峡栈道百步九折,时而索附于高峡深谷间,绝壁飞檐入云;时而温软于嘉陵江流畔,长锁春秋烟云。

6500万年前,因为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凌空出世。旷日持久的喜马拉雅运动,又让秦岭、龙门山、大巴山等众多山脉拔地而起。数百万年前,受地质力的不断挤压,龙门山北端发生了一次惊天的断裂。自此,发源于秦岭的嘉陵江,从断裂带向南滚滚流淌。此后岁月,江河日下,在朝天境内也逐渐雕琢出清风峡、明月峡大峡谷。

在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地方,以最简单的原始工具筑“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是要经历怎样的千难万险和惊心动魄?

而中国人从来不缺乏硬气和毅力。

任他峰峦高耸、崖壁陡峭、江流湍急,或沿溪河,或越横岭,或陡峻盘旋,或险绝而栈,总能因地制宜,迂险就易。“积薪一炬石为坼,锤凿既加如削腐”,先民们在凿孔架木的栈道修筑实践中,结晶了“火焚水激”的智慧,一边烧,一边淬,再凿孔、架粱、立柱、铺板、搭棚……丝丝入扣。远观若悬空楼阁,近看则是绝壁长桥,无愧于“岩石上的万里长城”之美誉。

这工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年、几十年;这路不是一里、二里,而是几十里、上百里;这筑路的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而是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硬是用血用汗书写了这延续2300年的人类筑路史诗。唐代张文琮感叹:“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李白亦叹:“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陆游吟咏:“危阁闻铃驮,湍流见磑船。”

历史、交通、文化、科技的立体格局,已然呈现。

脚下这明月峡栈道是循原“嘉陵云栈”路线,用古式修筑工艺复原的。现存残留栈孔400多个,分布在两千米长的崖壁上。石孔约40厘米见方,深约70厘米,由内向外微微上仰,底端设有圆形凹槽,便于排积水、防木桩腐烂。

行走其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的险峻崖壁,“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江水惊湍,那古风意蕴恒久不变,不变的,还有这触手可及的光阴以及蕴含其中的生存意义。

在朝天,总能遇见这样的栈道遗址,惊叹这样的旷世建筑。清风峡有栈道遗址约1000米;大滩李家沱、红岩子栈道遗址约1800米,八庙峡黑窝子岩栈道遗址约1500米;龙门阁栈道遗址约180米;曾家山白羊栈道遗址全长60余千米……我的老家吊滩河便位于白羊栈道,其崖壁上遗存孔眼300余个。

还有筹笔驿、军师庙、旗杆梁、老君洞……一个个遗址,见证了这方山水的风雨沧桑和岁月荣光。

在中国,甚至全世界,怕是再也没有一条道路像这古蜀道一般了吧。

就算是与蜀道大约同时修建且被保护至今的罗马帝国的阿庇亚大道,无论是规模还是修建难度,都很难与蜀道相提并论。

蜀道之所以闻名天下,还在于它沉淀了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书写了数不尽、传不绝的神奇故事和英雄诗篇。

向最艰险的大自然发起挑战,天堑变通途的信念,从未改变。

1937年,川陕公路全线开通。

广义的川陕公路,是四川成都经绵阳、剑阁、昭化至广元北上陕西的山区公路。在七盘关以南为四川,过七盘关以北为陕西。

这是一条将长长的历史与咫尺的今天相连接的道路。

这是一条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出川动脉。

从抗战时期负责连接西北与西南、前方和后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承载货运,川陕公路上碾过了几十年如一日的车辙,承载着千万人的进川梦与出川梦。

道路穿过了不少历史名胜:始于南北朝的佛教石窟广元千佛崖,“天下第一雄关”剑门关……

当然,至美的景色,也有着最险的关卡。

明月峡便是最艰巨的挑战。

据记载,国民政府征丁修川陕路,民工饿死、伤亡者无数。入川军队亟待通车,民工们只得星夜赶工,在沿明月峡古栈道上方的半壁绝崖上,开凿出长864米、宽4.5米的一条长长的凹槽,内设会车待避所,外侧设标桩为号。

这是四川公路建设中第一个半隧道。

这凹槽的路,半悬于峡谷,临江一面洞壁大开,洞顶岩石若虎牙。人在隧道,如人虎口,胆战心惊,故称“老虎嘴”。

路窄、弯多,山高,坡陡,一路上纵有千难万险,仍未阻拦劳动人民的车轮滚滚。

险要的路况,在1997年得到大的改善。这年,从广元到七盘关的新路修通,绕过了明月峡、龙洞背那些最险的路段,路面也宽敞了不少。此后,多段高速、新道相继通车,老川陕路逐渐被一段一段的新路取代。

“老虎嘴”也静默于明月峡中,成为“中国天然交通博物馆”中道路的活化石之一。

2017年12月6日,暖阳如春,鹊上枝头。

首趟西成高铁动车组从西安北发出,一路西行,经两个小时的行驶,在一个名为“朝天”的车站缓缓停下,标志着正式进入四川境内。

朝天,是秦岭南麓蜀道起点上的第一个县区,“朝天”站也正是西成高铁进入四川的第一个站。

蜀道,因山川而生,因征战而凿,因道险而名,因交通而荣,又因文化融合而长。这古道,烙印出生活在朝天这片山水间的人们的血性和刚韧。

马蹄声声远,蜀道不再难。

路漫漫,信念延展,一条大道,朝天。

上一条:2025年广元市“文化大篷车”暨“强基工程”文艺助力文明共建活动走进朝天区
下一条:正确答案 ——写给朝天羊木油菜花海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