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四川要闻>>正文
分享到:

探访万吨种子智能加工中心 15分钟“炼”出金种子

时间:2025年06月24日 11:35   来源:四川日报   阅读:

□刘玉明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

15分钟,种子完成从精选、分级、烘干到赋码包装全流程……6月21日,在绵阳市三台县芦溪工业园,两天前刚竣工投产的全新智能工厂——万吨种子智能加工中心车间里,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开足马力,机械臂灵巧翻转,一粒粒种子在封闭管道中有序流动。

“以前的半自动化生产和人工筛选难免有‘漏网之鱼’,现在有瑕疵的种子逃不过智能分选机。”车间负责人涂丹指着显示屏上的实时数据介绍,新技术将种子加工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包装破损率低于0.5%,成品净度达99%以上。“仅此一项技术革新,就相当于每年多‘抢回’几百吨优质种子。”

三台县是农业大县和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其2.6万亩油菜制种基地已吸引16家优势企业入驻,产品远销湖北、湖南、海南等地。然而,长期以来,种子加工相对薄弱、加工点分散、普遍依赖传统设备等,已成为当地提升种业质量的瓶颈。为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三台县于2023年底启动万吨种子智能加工中心项目,总投资1亿元。

项目承建方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松国介绍,万吨种子智能加工中心占地35亩,集成原料库、低温库、综合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目前投产近一半。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加工能力超万吨,仓储容量达7000吨,可满足水稻、玉米、油菜、小麦等种子的全流程加工需求,预计年产值突破2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00个。“相较过去的加工方式,智能加工中心投产,可解决人工成本过高等问题,实现高品质智能化制种。”孙松国说,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可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

在智能加工1号生产线,孙松国指向底部被铁皮包围的设备,“里面暗藏玄机。”他说,这是智能生产线的创新之一——分层制种托盘,如同为种子建了“呼吸通道”,可解决传统堆压导致的透气难题,为保障品质再添关键一环。项目配套的万吨级智能仓储系统也是一大亮点,低温库能精准调控温湿度,让种子住进“空调房”,发芽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孙松国算了一笔账:智能加工大幅提升效率,通过“龙头企业+订单种植”模式,项目首年预计带动2万亩制种面积,达产3年后制种面积将扩至4万亩。

上一条:同下“一盘棋” 创新高地加速长成
下一条:巴山蜀水写新篇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5602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