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 担当实干 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创新开展“四个向下”机制服务基层促脱贫案例
案例背景
朝天区沙河镇白虎村地处偏僻,当地群众致富奔康路径相对闭塞,产业发展一直成不了气候,曾是朝天区沙河镇非贫村中最贫困村之一。通过干群近五年共同努力,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转型发展核桃、林麝等经济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保底+分红”“租金+劳务”“农业+旅游”的非贫困村插花贫困户脱贫增收有效路径,有力推动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均衡发展、同步奔康。现如今该村人均年收入近7000元。
但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广大农民因缺乏技术不会管;因劳力不足不能管;因见效慢不愿管的“三不管”现象十分突出。由于核桃、林麝产业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成为转型升级发展的“绊脚石”。
主要做法
2014年,区审计局帮扶该村后,从改善民居、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就业、持续增收、上学就医、公共服务等方面详细制定了解脱贫措施的和产业发展远景规划,创新开展“四个向下”机制服务基层群众,用务实作风和民生情怀续写了决胜脱贫的绚丽篇章。
(一)眼睛向下看,看出新问题。
在抓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全局干部职工提升为民意识,切身关注基层和群众,做到“四必看”,一是看政策落实好不好、二看产业发展准不准、三看困难问题解决实不实、四看负面现象有不有。2020年初,在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活动期间,帮扶人员深入沙河镇白虎村开展民意走访调查,收集到全村群众反映出集体经济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低,经分析后调整思路,采用多元化发展产业,通过入股分红、林下养殖等方式,分类实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壮大,2020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就达100元以上。
(二)脚步向下走,走出新形象。帮扶人员经常进村入户,与群众会面谈心,体察民情,掌握情况,坚持做到四必走,即走村蹿户谋规划、走进家门话发展、走近生活解民忧、走进心田化民怨,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民情,切身感受民情并解决群众烦琐事30件,提升干部在群众中形象。针对走访了解该村交通基础滞后的问题,筹措资金到200余万元,加宽扩建通村公路4公里,全面硬化通村、通组公路12公里,全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彻底解决全村路网相对滞后的问题。
(三)心思往下想,想出新思维。干部职工心中有民,做到常“三想”,即想群众最急盼的事,常想自己最该做的事,常想对当地群众最有利的事,设身处地为群众谋利益。针对群众最急盼解决饮水困难的问题,及时协调区水利局,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处,铺设饮水管道25000米,改善和解决201户81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突出谋划最该做的事,申请提前实施农电改造项目1个,安装50KVA变压器1台,架设输电线路23000米,彻底解决全村电力弱的问题。突出谋划当地最有用的事情,着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00万元实施产业道路、农田水利、小型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产业道路5条11公里,人畜饮水工程7处。
(四)作风向下沉,干出新业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四个把”,即把政策送到家、把技术送到家、把项目送到点、把困难帮到底,切实为基层、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作出新业绩。近四年,我局与村“两委”积极谋划,多方努力,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以优质核桃为主,草莓、樱桃、中药材多元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大力推广资产折股量化、托管托养、经营权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不同类型的减贫带贫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减贫带贫方式,完善机制,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增收。朝天区审计局被市委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四川公共乡村频道》和《广元日报》对我局的帮扶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白虎村第一书记向丽宇同志的先进事迹被《中国审计》杂志大篇幅报道。
案例启示
(一)要转变扶贫就是搞建设的观念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之一,但单纯靠搞基础设施建设来脱贫就是本末倒置,不是治本之策,不能彻底扭转贫困局面。我们要从源头治贫,走出一条依靠产业开发脱贫的“造血”式扶贫之路。要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帮贫困户想一些办法、出一些思路、找一些点子、做一些产业,充分发挥产业的“水井”作用,以产业的“源头活水”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脱贫。
(二)要破除扶贫就是造“盆景”的思维
造“盆景”的方式,方法上行不通,群众也有意见。基层工作中,试点打造,典型先行,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方式,可以形成以点促面、由点带面的良性循环。但是在少数地方喜欢搞面子工程,热衷于追求“典型效应”,结果把“以点带面”变成了“以点代面”,日常工作难以落实到位。这种把造“盆景”当做“政绩”的方式,须引起警惕。我们在推进精准扶贫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准农村发展的前进方向、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做的事情一定要复制性、有可推广性,这样才有生命力、才有价值,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时间的检验、群众的检验。
(三)要突破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的观念
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就扶贫而言,物质上扶持固然需要,但精神上的激励更为重要。有的贫困户并不是没有劳动能力,而是对脱贫致富没有办法、没有信心,有的是因为懒惰、不想出力;或者对贫困现状麻木,得过且过,甚至患上了“扶贫依赖症”,自立的能力和志气没有树起来。推进脱贫攻坚,就是要把扶贫和扶志结合起来,先扶起贫困群众的志气,增强自我奋斗的决心和勇气,鼓足自我发展的干劲。引导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转变“等靠要”的思维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用作自己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
(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0年是脱贫攻取得决定性胜利,脱贫之后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稳定机制来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对于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进行有效巩固的一个重要战略。我们要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狠抓产业增收、稳定就业、政策兑现和项目建设,扎实开展返贫预警阻击,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有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