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电子商务、农村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建立多种业态互相融合、多元发展机制。突出“蜀道亚高原,避暑曾家山”品牌,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推进曾家山创建农旅文融合示范区建设,举办了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夏季)朝天分会场暨第十二届曾家山避暑节,被评为全省生态旅游示范区,曾家山再次入选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最佳户外休闲旅游目的地,4个乡镇入选“2018百佳避暑小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成立了天府商品交易所朝天核桃交易中心,建成“宣河-中子-转斗-青林”四乡镇为主体的电商扶贫示范带。引导广元棒仁、金田农业等100余家企业加入淘宝等各类电商平台,培育“山菇娘”“小龙哥”等电商品牌。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按照“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相关政策。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完成了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持续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动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农村综合体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清产核资、成员认定和股权量化工作。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导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探索资产租赁型、资源整合型、稳健投资型、区位特色型、服务创收型等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增收能力不断增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化,出台了《关于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的指导意见》。截止6月底,全区214个村集经济经营性累积收入达351.41万元,人均集体经济收入16.88元。其中:64个贫困村集经济经营性累积收入达182.37万余元,人均集体经济收入39.25元;150个非贫困村集经济经营性累积收入达133.03万余元,人均集体经济收入9.47元。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半年新培育农民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46家,新建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6家。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175个。新增土地流转5800亩,通过托管、流转等方式,盘活了资源,释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小农户与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实现共同发展。
开展探索试点。完成林权确权颁证,实现林权信息化管理,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累计总授信2660万元,发放贷款1660万元。“政银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合作模式试点深入推进,形成“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有力助推魔芋产业大发展。肉羊成本价格损失保险试点成功签出四川省首笔保单,将为100只肉羊提供成本价格风险保障6.8万元保险。核桃、藤椒种植自然灾害保险和核桃目标价格损失保险、蔬菜成本价格损失保险试工作全面推开。完成供销社“双线运行”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