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朝天区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路子,着力构建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为建设美丽朝天注入绿动力。
构建绿色屏障,夯实生态基础。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158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2.2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不断加快造林绿色步伐,2011年以来新增造林面积15.2万亩。积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植被恢复,加强低产低效林改造,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加强水磨沟省级自然保护区、嘉陵江源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和曾家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生态保护。扎实做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森林灾害防控工作,严格执行人工商品材凭证采伐、限额采伐制度、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采乱挖行为,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建设绿色家园,改善人居环境。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深入推进“城区、城周、村镇、道路、水系”五位一体城乡绿化。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出以“沙曾平”、“转马文”和“蒲羊东”新村为纽带的村庄绿化亮点,形成了“村外有林环绕、村内绿地成景、庭院花果飘香”的“微田园”新景观。建成二专线朝天段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和朝天嘉陵绿道,实施了城区南北出口通道绿化,全面禁止河道砂石开采。推进农户改厨、改灶、改厕、改圈,垃圾池、填埋场、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发展绿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曾家山生态资源优势和“西部养生天堂”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成功创建曾家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水磨沟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绿色产业,积极推行“林+菜”、“林+菌”、“林+禽”的立体开发模式,建成核桃等生态旅游观光园13个,开辟出了集林下纳凉、农家休闲、林果采摘、果菜品尝、文化欣赏、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产业休闲旅游观光之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