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人大机构
    • 机构设置
    • 历任领导
    • 工作制度
    • 主任会议成员
    • 常委会组成人员
  • 人大新闻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人大会议
    • 人民代表大会
    • 常委会会议
    • 主任会议
    • 常委会公报
  • 人大监督
    • 决议决定
    • 选举任免
    • 监督动态
    • 立法联系点
    • 审议意见
    • 调研报告
  • 代表工作
    • 代表活动
    • 议案建议
  • 人大建设
    • 乡镇人大
    • 上级人大
    • 机关建设
    • 学习园地
  • 人大专题
    • 三联三助 代表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建设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三自”写好代表建议

2025年03月05日 09:54        点击:


  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本应是反映问题、提出良策的高手。然而,现实中却常有代表说话时“千言万语”,提笔时“只言片语”,犹如“言语上的巨人,写作时的矮子”,总说建议难写,症结何在?“三自”或许能帮助其走出“提笔迷惘”,成为真正的“建言大师”。

  何为“三自”?“三自”就是“自问、自证、自答”,是写成代表建议的一个过程。

 

自问——洞察细微,提炼真问题

  “自问”是写好代表建议的起始点。要求人大代表不仅要做一名敏锐的观察者,更要成为一名深入的思考者。通过深入洞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事件,用显微镜般的视角去审视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提炼出那些真正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问”,实质上是一个自我反思与问题定位的双重奏。人大代表在提出建议前需要扪心自问:我真正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它们为何值得我如此关注?在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下,问题的本质逐渐浮出水面,为后续的工作明确方向。

  同时,“自问”还能确保建议针对性和实效性,剔除那些浮于表面的、不痛不痒的问题,直击问题的核心与要害。这样的建议,才能真正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问题的解决,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自问”不仅是写好代表建议的起点,更是确保建议质量的关键所在。

 

自证——以实为本,证明是问题

  “自证”是写好代表建议的支撑点。要求人大代表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构建坚实的建议基础,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必须拿出铁证般的事实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用以证明问题的真实性和紧迫性,使建议不仅言之有物,更言之有据,使建议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自证”的关键在于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这意味着人大代表需要深入实际,开展扎实的调研工作,收集相关数据、案例和调研结果。这些数据可以是反映问题严重程度的统计数字,案例可以是生动具体的实例,调研结果可以是对问题成因的深刻剖析,使建议的内容更加饱满、有力。

  通过“自证”,真实而客观地反映出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代表建议的重要部分,更是其是否具有价值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只有以事实为本,才能使建议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声。

 

自答——破局立新,献策解问题

  “自答”是写好代表建议的落脚点。要求人大代表在明确问题和提供事实依据的基础上,打破常规思维,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以智慧和创意为社会发展贡献良策。它不仅是问题的回应,更是智慧与创意的展现。
 

  “自答”的重点在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并非凭空臆想,而是基于深入的问题分析和事实依据的提炼。人大代表需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确保所提出的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些方案不仅要能够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还要具备前瞻性和创新性,为未来的社会发展预留空间。

  在“自答”的过程中,人大代表不仅需要运用专业知识,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不仅要体现人大代表为解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和思考,更要展现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自答”,人大代表不仅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良策,也促进了人大代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人大代表写代表建议,可用“三自”去衡量,去自问需求、自证问题、自答措施,让代表建议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代表建议既符合实际,又能真正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打印 关闭
上一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下一条:直选人大代表回原选区述职活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样本

版权所有:广元市朝天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电话:0839-8622244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号 备案号:蜀ICP备130226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