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栏>>朝天人大>>人大专题>>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朝天人大怎么看、怎么干>>正文

依法履行职能职责 做好人大农业工作

时间:2020年09月16日 09:03   来源: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阅读: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所未遇之大疫情、经济下行之大考验、全面小康之大考题,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农业多贡献”部署要求,助推我区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是人大农业工作的新任务新课题。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应当思考如何做好新时期我区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助推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在深化认识中明思路

新机遇要有新思路。只有不断深化认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才能切实做到对标对表、抓好落实。一是深刻认识新机遇,清楚朝天如何做。区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指出,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朝天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文化引领、康养唱戏、品质优先、产业主导、项目支撑,着力把朝天建成巴蜀文明重要发祥地、生态康养重要目的地、有机产品重要供给地、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北向开放重要桥头堡。这也为人大助推此项工作确立了方向。二是深刻认识新任务,清楚自己怎么干。区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坚持品质优先,壮大规模“建基地”,提质增效“搞加工”,扩大影响“创品牌”,建成有机产品重要供给地。这为人大农业工作明确了路径。朝天是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一大批农产品获得国字号品牌认定,农业发展具有独特的禀赋优势,只要持续做大做优做强,就一定能建成。人大农业工作也应当从这些方面着力。

二、在加强学习中强能

新形势要有新作为。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时刻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使命,提升能力,认真履职,才能做到为助推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而努力工作。一是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重要精神,切实做到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学用结合,从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整干事激情、增强发展定力。二是要不断提升履职能力。进一步重点学习领会、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四川农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农业农村工作系列部署精神,以及相关人大法律法规、政策和涉农业务知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区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专题部署此项工作和出台的《决定》精神,切实做到内化于心、落实于行、学以致用,从而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在总结工作中找差距

新要求要有新认识。近年来,人大始终坚持围绕中心、依法行权、主动作为,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监督,既有经验,也有不足。一是经验值得总结。调研有成果。脱贫攻坚、农业园区建设等多个调研报告得到区委肯定和区政府重视。调研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应当继续加强。监督有结果。连续五年审议脱贫攻坚、视察新村园区,同步开展部门工作评议、民生工作审议、涉农项目视察、涉农建议督办等监督,有力推动了农业重点工作。连年持续监督重点工作的做法,应当继续发扬。交流有效果。多次承办和参加省市人大农业会议、协助开展调研、接待各地考察,有效宣传了朝天及其人大农业工作。加强对上对外联系交流的做法,应当继续保持。二是不足需要弥补。在“常”和“全”上运用不够好。每年常态化将脱贫攻坚、新村园区作为重点议题,导致议题安排全面性不够,对部门监督、乡镇调研的覆盖面有缺失;使用常规性监督方式较多,询问、质询等刚性和综合性监督方式没用过。在“大”和“小”上把握不够好。主要是监督议题上,注重了脱贫攻坚、新村园区等大方面和农业、扶贫等大部门,忽视了单个产业、惠农政策等“小”课题和蚕业、供销等“小”部门,导致看起来高大上的监督内容,群众感觉与其关系不大,加之缺乏市区乡人大联动机制,存在“单打独斗”“自说自话”现象,监督的力度、深度和质量难以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效性和权威性。在“深”和“严”上做得不够好。深度调研调查还不够,大部分是按照安排进行,存在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的现象;从严督办审议意见还不够,觉得督严了是自找麻烦,没有真正做到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去跟踪落实。

四、在改进提升中抓落实

新任务要有新担当。助推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人大农业农村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思路,创新方式,加大力度。一是在议题确定上,注重全面性,力求有机结合。统筹考虑一届内的农业监督议题,在关注乡村振兴、新村园区、重点项目等大议题、大部门、重点乡镇的同时,要结合省委提出的农业“10+3”、市委提出的“7+3”现代农业、区委提出的“5+N”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要求,加强对单个特色产业、单项涉农工作、惠农政策等“小”议题和蚕业、供销等“小”部门的监督,力求做到大小结合、统筹安排,努力体现监督的广泛性和覆盖面,既从大的方面为区委提供决策考参、督促区政府改进工作,又从小的方面督促部门解决好群众关注的具体问题,从而体现人大农业工作讲政治、服从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和察民情、促成问题解决的监督权威。二是在监督手段上,注重灵活性,努力拓展方式。在认真深入搞好调研调查、形成高质量报告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运用专题视察、审议报告、工作评议、执法检查、询问等法律赋予的监督手段,积极探索多种监督手段融合使用的综合性监督方式,积极尝试与市和乡镇人大联动开展农业监督工作,特别是加强与乡镇人大联动开展农业监督工作,着力维护宪法和监督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权威,不断促进政府及其部门提升依法兴农治农能力。三是在成果运用上,注重实效性,发挥应有作用。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各级人大代表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确保认真依法履行监督职权;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从严监督、在监督中支持,全面跟踪督促涉农工作审议意见和代表建议办理落实,不断提高人大农业监督工作质效和水平;进一步围绕开展“双走访”“五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引导各级代表成为促进农业农村工作的监督员、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合力推动我区农业农村加快向现代化发展。

 

上一条:抢抓机遇 认真履职 助推“四地一堡”建设
下一条: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召开

分享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