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镇情为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朝天镇人大
一、“唱好双城计”“建好经济圈”怎么看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从2011年“成渝经济区”,到2016年“成渝城市群”,再到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充分体现了中央高度重视成渝地区的发展,“更加聚焦,更加重视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就广元市而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直接辐射带动西部12个省市的发展,广元作为重要节点,在今后北向开放中具有重要的节点意义,将承担更多生产要素、人员流动的集聚和扩散,在基础共建、环境共治、服务共享等方面更具有融入优势,完全有条件、有支撑建成成渝地区北向开放重要桥头堡。就朝天区而言,朝天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是北向出川的战略大通道。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是全区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也是实现追赶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战略动能,有利于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布局,加快形成开放合作态势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朝天镇而言,朝天镇作为全区经济、政治、文化主中心,幅员面积237.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3个社区,210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3989人,境内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有自然、人文地质景观雪溪洞和明月峡4A风景区,宝成铁路、西成高铁、广陕高速、国道108线穿境而过,嘉陵江、潜溪河、安乐河、羊木河汇集于此。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借力增强发展活力,有利于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加速朝天镇跨越发展。
二、对标“立足优势”“做强三大工作”——怎么办
(一)大力挖掘文化,做亮做响文化品牌
我镇有丰富的蜀道文化、栈道文化以及三国文化,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筹笔唢呐、小安薅草锣鼓。明月峡古栈道集栈道、驿道、纤夫道、水道、公路、铁路、采药道7种道路于一身,是国内乃至全球罕见的人文景观。要充分发挥朝天作为千里嘉陵江和千年古蜀道重要交汇节点优势,以及与成渝地区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经济同体、人缘相亲的先天基础,大力挖掘弘扬蜀道文化、栈道文化以及三国文化,提升文化品质,协同共建巴蜀文化特色品牌。
(二)大力发展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我镇现有核桃种植面积5.7万亩,人均种植面积达1.3亩,建成核桃万亩园区3个、核桃基地8个、建成专业村17个,培育核桃专业合作社4家,今年以来,全镇核桃产量达8207吨,实现产值1.64亿,人均可增收3700元,成为全区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因此,我镇可继续按照“核桃+N”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以核桃为拳头,绿色果蔬、生态养殖、乡村旅游多种业态竞相发展的产业大格局。持续在核桃产业提质升级、提速增效上下功夫,做大做强核桃品牌,高标准高质量建成核桃有机产品基地,着力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健全市场对接沟通机制,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加强项目支撑,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我镇现有金堆新区梯次开发、三滩嘉陵江右岸及李家河河堤、八庙沟电站、城市外环线建设、旧城棚户区改造等12个重点项目建设。加之,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村与村之间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发展条件长短不一,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质量发展。因此,我镇要抢抓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条件,争取更多项目、更多规划搭上双城共建、十四五规划的“顺风车”,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善以国道108、省道410线为主的交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精准脱贫、风险化解、污染防治三大风险,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从严治党、基层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结合实际”“同心合力为人民”——怎么干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四川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好、领会好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坚决做到步调一致,不折腾、不摇摆,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切实把政治任务完成好,把战略机遇抢抓好。二是要宣传好、阐释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及区委的具体举措。充分利用走村入户、人大代表联系企业等有利机会,向群众、企业宣传好区委关于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重要决策部署。三是,对于我个人而言,作为朝天镇人大主席,我将团结带领镇人大主席团成员、镇人大代表,在区人大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思想意识,从文化品牌、产业培育、项目支撑等方面出硬招出实招,在补齐自身短板和夯实自身基础中提高协同发展实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路径,沉下心来、扑下身子、苦干实干,把工作落到实处,为朝天镇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