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西汉水
―――西汉水、嘉陵江、汉水古名辨析
周 侃
西汉水是嘉陵江西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西秦岭的仁寿山,向西、向南、向东南绕一大圈后于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汇入嘉陵江。嘉陵江发源于陕西省凤县东北秦岭南麓的凉水泉沟,向南流依次纳入西汉水、白龙江等等支流,在重庆市汇入长江。汉水又名汉江,亦发源于秦岭南麓的沮水,经勉县、汉中市向东流去,在武汉市汇入长江。汉水发源地离嘉陵江不远,但有秦岭和巴山相连处山峰的相隔而流向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水文地理形势,但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地理典籍中,这三条江河的名称还有些“扯不清”的关系。
西汉水和嘉陵江
在古代,西汉水曾视为嘉陵江的正源:《尚书·禹贡》:“‘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此言梁州之贡道。潜,汉水支流,指西汉水,今名嘉陵江。”又《辞海》关于潜水:“指四川渠江及合川以下一段嘉陵江”。又《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关于潜水:“嘉陵水通谓之潜水矣,……禹贡通指之潜,后人称为西汉水,唐又称为嘉陵江”。《水经注》:“西汉水南入嘉陵道为嘉陵水”,解曰:“古之嘉陵水,本西汉水也,九域志以故道水为嘉陵江,或又指浊水为嘉陵江,盖三水皆嘉陵江上游,故得通称,然唯西汉水为嘉陵江之正源也。”该书〔西汉水〕条:“源出天水县南嶓冢山,西南流经西和县、礼县,受岷峨江,东南流经武都县、成县,会黑峪河(石门江),称犀牛江,又经略阳会故道水,南流经宁强入四川境,为嘉陵江。经广元至昭化受白水江……”。《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故道水〕条:“故道水源出陕西宝鸡县,西南经凤县入甘肃两当县,谓之两当溪,又西南经徽县,复经陕西略阳县东北白水江(白水江镇,地名)注于西汉水”。《辞海》〔故道〕条:“故道,古水名,发源于陕西大散关南,向南流经略阳白水江(地名)集会西汉水的嘉陵江源,唐以后始称嘉陵江”。
上文说明,现在的嘉陵江在古代叫“潜水”,其在略阳县白水江镇以上段也叫“故道水”,是西汉水的支流,唐朝以后才叫“嘉陵江”。“浊水”是嘉陵江另一支流洛河的古名之一,其河口正是略阳县白水江镇,而西汉水的河口(或者按古代说法嘉陵江汇入西汉水的河口)是白水江镇下游15公里处的“两河口”。
西汉水还有“犀牛江”、“垫江”的称谓。《辞海》:“垫江,古西汉水(今嘉陵江)下游经垫江县入长江一段,称为垫江,其上源即古桓水(今白龙江)、白水(今白水江)及西汉水上游,也有垫江之名。”垫江是现在重庆市合川县,位于嘉陵江口。《清史稿》:“西汉水,西北自(阶)州境入,经(成)县西南,……纳县境诸水,西南流注之。西汉水至此蒙犀牛江之称。”《读史方舆纪要》:“犀牛江,即西汉水也。自成县西南流,接(阶)州界,复折二东南,入汉中略阳县境。”西汉水中上游的一段现在还叫犀牛江。
古代曾以西汉水为嘉陵江上游干流,当时此论也无不妥,因为从现在河流形势看,西汉水注入嘉陵江处在陕西略阳白水江镇下游15公里的两河口,在这个断面上,嘉陵江的长度是140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86亿立方方米,而西汉水长度为21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6.7亿立方米,分别是嘉陵江的1.5倍和2.8倍。以确定干流从长从大的原则,视西汉水为嘉陵江的上源是理所当然的。
现代认定嘉陵江和西汉水的关系是遵从了“习惯”,权威文献《中国江河》这样说:“嘉陵江源头,历来认为存在东、西两源。东源起自陕西省凤县东北凉水泉沟,西源起自甘肃省天水平南川(齐寿山所在行政区)。习惯上以东源为正源,西源称为西汉水。”
西汉水和汉水
如果说西汉水和嘉陵江古名之争议在于谁是干流、谁是支流的话,条理还是比较清晰的。而西汉水和汉水的关系,在古代典籍中却相当混乱。
从现代水文地理形势看,“汉江源流有南、北、中三源。即南源于陕西省宁强县西南玉带河上游之箭竹岭,北源于沮水河(黑河)上游留坝县以西之紫柏山,中源于宁强县烈金坝乡嶓冢山,当地人称之为汉王山。”(引自《中国河湖大典》(初稿)〔汉水(汉江)〕条目)。航测地形图清晰标明,汉水(中源)自发源地向东流,至炭市场右纳南源玉带河,至沮水铺左纳北源沮水,继续东流经武侯镇抵达勉县,以上流程58公里。勉县以东至河东店间,分别有右支流漾水河(也叫漾家河)、左支流褒河(也叫褒水)汇入,继而东流达汉中。
看看经典书籍上如何记述:
《山海经·西山经》记述:“(西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西山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尚书·禹贡》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意思是漾水发源于嶓冢山,东流成为汉水。《辞海》〔沔水〕条:“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据《水经注》,汉水北源出自今陕西省留坝县西一名沮水者为沔,西源出自今宁强县北者为汉,二源合流后通称为沔水或汉水”。同书〔漾水〕条:“指今勉县西汉水之源为漾水”。《中国江河》〔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条:“《水经注》说:‘漾水东流为沔,盖与沔合也。’至汉中后称汉水”。《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汉水〕条:“源出陕西宁强县北之嶓冢山,亦曰东汉水,东流经勉县为沔水,经褒城纳褒水始为汉水”。《水经注》〔沔水上〕说:“沔水亦名沮水”。
上述种种,略有点乱,但可以概况为:汉水发源于嶓冢山,初叫漾水,东流至勉县境与沮水合叫沔水或汉水,过汉中始称汉水没有争议。这与现代地图上汉水的北源、中源相符,唯独未提南源玉带河。然而玉带河源头宁强县古名叫“汉源镇”,也可印证南源之说。
那么,何为嶓冢山?《山海经》、《尚书》和《中国河湖大典》(初稿)等等都认定位于陕西省宁强县西北、汉水所出的是嶓冢山。在甘肃省天水南部还有个嶓冢山,而且是西汉水的发源地。《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嶓冢有二,一在陕西汉中府宁强州北九十里,一在鞏昌府秦州西南六十里。……郡县志所谓陇东之山皆嶓冢是也”。《古今地名大词典》〔西汉水〕条:“源出天水县南嶓冢山”。《秦州志.·地辩》载:“蟠冢山有二,一在秦州西南六十里,西汉水发源此山。汉志所谓西县蟠冢山,西汉水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者也。一在汉中府宁羌州东北九十里,东汉水发源于此山”。《水经注·漾水》云:“今西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导也”。《汉书·地理志》:“禹貢嶓冢山,西汉水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
以上诸文说明,西汉水发源地也叫嶓冢山,是齐寿山的古名。
西汉水也有两条源流。《甘肃省抗旱防汛手册》刊载:西汉水“有南北二源……南源出西和县中部山区,北流经西和县城至长道镇折向西流于赵坪附近汇入干流,此段称为西和河”。西和河又称漾水河,该河所经西和县城又名“汉源镇”。
有意思了,汉水(汉江)发源于陕西省的嶓冢山,源头叫漾水(漾水河),源头一县城(宁强县)古名汉源镇。无独有偶,发源于甘肃省的西汉水,其发源地也是嶓冢山(齐寿山),其源流之一也叫漾水河,漾水河上有个县城(西和县)也叫汉源镇。
其实,东西汉水、东西嶓冢山、东西漾水和东西汉源镇可能是史书承传中的误差,造成后世的混乱。〔清一统志〕对此已有断言:“禹貢所云沔、漾、汉,皆指东汉水,今宁强州嶓冢山出者是也。汉志以漾水出氐道为东汉水之源,移禹貢嶓冢于陇西西县下,谓西汉水所出,与禹貢多所不合。华阳国志、水经注承汉志之误,又移沔、漾之名于西汉,误甚。”
西汉水、嘉陵江、汉水同源之说
西汉水在古代也曾被误视为汉水的上源,又被当代部分典籍错误认可。《甘肃省志》第二十三卷水利志1998年版:“西汉水,在地质年代曾是汉江源头,后来由于四川盆地水系朔源侵蚀,切开西汉水与川水的分水岭,将汉江上游的西汉水袭夺为嘉陵江上游”。《辞海》〔漾水〕条:“古水名。《书·禹贡》:指汉水上源。古人说以西汉水为汉水之源(一说此系古代实际情况。汉水上承西汉水处在今阳平关,六朝时遭地震,东西二汉始隔绝不通),故《汉书》以西汉水某一支流为漾水。《水经》以西汉水上源为漾水。后人既知西汉水与汉水并不通疏,因而又以今勉县西汉水之源为漾水”。此说也被《中国河湖大典》(初稿)〔汉水(汉江)〕条目引用,但说“但至今尚无确切的考证“。上述记述实在不合道理,即使有“川水朔源侵蚀,切开西汉水与川水的分水岭”,也应在数百万年前的地质年代,不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内的事情,更不可能是一千五百年前六朝时地震所为。因为三江河古代名称类似,而疑似曾经同源,是牵强附会的。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推送文章时未能第一时间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侵权问题,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