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专栏>>朝天网信>>网信朝天>>正文
分享到:

信息化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年05月10日 16:07   来源:新华网   阅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作主旨报告。 新华网发

5月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浙江大学、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加强数字化建设助推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作题为《信息化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高等教育普及化深入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加速构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广泛深入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一、深刻认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重大任务。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进程看,普及化阶段迫切需要转换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到达54.4%,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升。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由如何做大转向如何做强,从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结构类型、评价方式、内在活力、保障措施等方面,系统谋划高等教育强国之路,实现规模足够大、结构足够优、体制足够活、类型足够全、质量足够高、效益足够好,促进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从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看,关键在加快高质量发展。当前,面对国家间的战略竞争,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战争”更加激烈,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新的人才战略,通过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高地,努力赢得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仍处在一个“将强未强、要强还不强”的阶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任重道远。我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创新,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魄力、更大的智慧,探索高等教育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新模式,实现未来高等教育的超越。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对我国高等教育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在辩证认识历史与现实,成绩与问题的基础上,客观理性地建立高等教育自信,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全面把握信息化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的时代机遇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线教育蓬勃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前景广阔的新机遇和强大持久的新动能。

我们要主动应变,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构建,为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是推动教学方式互动化、体验化;二是推动培养模式多样化、特色化;三是推动教育资源公平化、一体化;四是推动教育生态网格化、智能化。

三、大力推进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信息化时代,我们要牢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特点,赋能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支撑和引领教育信息化,从以下方面努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转变教育理念。要积极推进信息化时代下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一方面,要转变知识传授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对教育环境的智能构建和对教育过程的全方位感知,突破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边界限制,破除教育者对知识的垄断,引导教育理念向认知建构转变。另一方面,要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在突破时空、快速传播、手段丰富等方面优势,跳出传统教育实现方式的局限性,增强教育理念功能在纵横两个维度的拓展延伸,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特别是,要推动个性定制化精准教育。依托新兴信息技术,增强对教育数据信息的立体感知和无缝流通,提升个体的精准分析能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智能获取和个性化供给。

二是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首先,要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的匹配度,满足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和面向未来的适应性。其次,要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对制造、交通、医疗、公共服务等垂直行业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关联技术的支撑辐射作用,并深度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全过程。第三,要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围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群体技术布局和建设一批新兴学科专业,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专业深度交叉,建立学科专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着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立足信息化智能互联环境的提供,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迭代,使高校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着力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信息技术在营造沉浸式、跨区域、虚拟化教学环境方面的优势,鼓励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着力推动教学管理服务提升,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建立更加灵活精准的教学管理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保障体系。

四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大规模意见交互,提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增强教育治理的多元性、参与性。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强化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无差别、低延时连接特性的运用和把握,破解教育管理服务存在的障碍。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提升高校办学治校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及其群体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打造智慧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强化数据的采集、处理、计算、共享能力,加强业务协同,促进流程再造和优化,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上一条:​以图为媒 多维突破——央广网在轻量化产品报道中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条:数字人民币加速推进 “花”样翻新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