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驻村领导和村党支部书记发展集体经济第一责任人职责,因村制宜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
强化考核激励。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一项硬指标。凡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达标的,不能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措施不力、效果较差的责任人,视情况分别给予口头教育、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调整职务等组织处理措施;对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
加大资金投入。在充分利用村产业扶持基金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补助、帮扶单位扶持、企业援助等,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鼓励村民投资入股。
严格“三资”管理。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登记,确保不漏登、不错登,分村健全台账,规范日常管理。进一步明确资产、资源经营使用权限,完善“三资”代理程序,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支出,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审批程序和权限,确保管理规范、账目清楚、资产安全,防止“三资”流失,确保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
强化民主监督。严格实行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对财务收支活动实行民主监督和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节支、健康发展,保障群众真正享受发展成果。
加强经济审计。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建立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定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开展集体经济项目审计,推进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障集体资产的安全。对在审计中发现的涉及违纪违法问题,及时移交镇纪委按相关程序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建立帮联制度。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各帮扶单位结合自身职能,从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所帮扶村发展集体经济进行结对帮扶指导,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