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民夜校开办以来,李家乡因村施策,从时间上、内容上、形式上把农民夜校办成提升农民素质能力和提升党员干部法纪观念的课堂,让农民夜校真正成为党员喜爱、群众欢迎、社会关注的“微课堂”。
从时间上“讲短课”。为保障党员干部有时间参与,乡党委结合农村实际根据农时农事关键时节,在课程设置上多设置10至15分钟的“微课堂”,利用晚上或农闲时间开展教育培训。在1次培训中组合安排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原则上每月开课不少于2次4学时,让参与教育培训的党员学的有乐趣、学后有收获,能够自觉领悟开办农民夜校的重大意义。
从内容上“讲精课”。乡党委在内容设置上,结合“四讲一做”,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多方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多设置对他们实用技能起作用、思想觉悟能改变、法纪意识能增强、感恩意识能提高、党的理论能领悟等20个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在内容上吸引他们的“眼球”,最终达到做人、做事等多方面起作用的目的。
从方式上“讲微课”。根据农村院落分布散、外出务工人数多、文化低接收能力弱等特殊情况,按需分配“开菜单”,主要开辟流动教学点、送学上门等方式开展教学,借助支部会、党员会、小组会、院落会等时机开展党纪法规“辅导学”;组建“现场教学队”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门口开展中央精神和国家政策“专题学”;聘请先进典型、纪检干部、领导干部开展集中“宣讲学”;借助广播、微信公众号、党员QQ群、纪检微信群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学”。
截止目前,李家乡8个村农民夜校为党员干部开展教学培训达40次80小时,党员普遍反响较好。达到了通过创新开办“微课堂”,让党员群众“受教育、受启发、提素质、守纪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