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广元要闻>>正文
分享到:

我市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年01月14日 09:17   来源:广元新闻网   阅读:

我市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正高”职称系列增至27个考不考外语单位说了算

   近日,我市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力图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本次职称制度改革哪些方面有哪些创新之举?

   A

   哪些职业可以评?

   正高级职称的系列从16个增加到27个

   我市将健全制度体系作为此次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后,我市将统一按照国家和省上的规定,将在工程系列、统计系列、会计系列等11个系列新设置正高级职称。“以前只有16个系列,改革后将达到27个系列。”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

   同时,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评审、考试、认定等途径取得职称。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所学或相近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可按规定聘任相应职称;不在所学或相近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通过评审取得职称。初级、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专业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同时,促进职称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对取得相关职业资格即可按规定聘任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并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

   B

   评价标准是什么?

   淡化论文条件考不考外语单位说了算

   此次,我市的职称评价标准与省上相同,归结为品德、能力和业绩3个方面。

   把品德特别是职业道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探索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继续实行职称申报书面承诺制度。对在申报评审各阶段查实的学术、业绩、学历、考核、经历造假等弄虚作假行为,违反职业道德和行业行为规范,以及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纳入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入个人人事档案。对通过违纪违规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重能力方面,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实行基本标准、地区标准和单位特色标准相结合,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

   重业绩方面,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C

   具体怎么评?

   逐步推行职称评审全员答辩

   按照《意见》,基础研究人才评价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评价突出市场和社会评价。可以采用考试、评审、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评价方式开展评价。其中,对从事非学历专业工作、符合破格条件以及需进一步考核的申报人员,要按程序参加答辩。答辩结论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次。“优秀”“合格”的进入者方可以进入下一步评审程序,“优秀”“合格”有效期分别为2年、1年。并逐步推行职称评审全员答辩制度。

   D

   哪些人可获得照顾?

   高层次人才在本单位无空缺岗位时可统筹聘用

   《意见》明确,本市公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取得中级职称首次聘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时,如本单位无空缺,可在市级或本县区事业单位总体岗位结构比例内统筹聘用。另外,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实行空缺即补。

   在教育、卫生、农业、工程等系列,广元方面将和省上对标,建立完善“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所评职称在基层有效。

   按照相关规定,当地对于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将适当放宽;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扶贫、支教、支农、支医等多种渠道,采取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咨询服务等形式到基层服务,并按照相关规定将其作为申报评审职称的重要依据或参考。

   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尹泽娟

上一条:王菲参加审查《政府工作报告》时发言
下一条:邹自景在旺苍朝天调研慰问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