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0余家网络媒体齐聚广元看震后10年巨变
“罗圈岩速度”成脱贫攻坚样本
5月7日至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四川省网信办主办,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承办的以“奋进巨变展望”为主题的汶川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我市,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等全国60多家重量级知名网络媒体、80多名网媒记者先后走进剑阁县剑门关景区、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青川县白龙湖幸福岛等地,实地探访共同见证我市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的历史性成就。
航拍直播展示震后10年最美画面
王安洲是剑门关国家5A级景区索道部经理,已在景区工作了25年时间,见证了剑门关景区震后全面恢复重建并晋升国家5A的过程。据其介绍,“5·12”汶川地震中,剑门关关楼开裂、主梁受损,景区多处桥梁、栈道、水池等受损。“感谢黑龙江的援助,投资5.52亿元对剑门关景区进行维修改造。”2014年4月30日,剑门关景区重新全面对外开放,今年“五一”假期,剑门关景区游客达到3万人次。
在剑门关景区,各路网媒记者纷纷动用直播和航拍设备,全方位、多家度记录景区新变化,并实时传播到网络平台,让更多网友看到震后10年灾区最美的样子。“让我们最感动的是,作为黑龙江援建的景区项目,剑门关将永久向黑龙江人免费开放!”中国日报网主编杨应森说,广元是一座有情怀的城市,也是一座感恩的城市,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40多户贫困户住进乡村“小别墅”
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是位于广元城北约20公里的贫困村。在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40多户贫困户住进了集中安置点的乡村“小别墅”。该安置点于2017年3月动工,当年8月底建成,9月入
不仅要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这是朝天区脱贫攻坚和易地搬迁的原则。为了这个目标,罗圈岩村不断扩大“朋友圈”,依托高海拔、离城近的地理优势,该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逐步彰显“云顶人家”魅力。随着荷花节成功举办和乡村旅游发展,预计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将突破1.2万元,罗圈岩村也将由贫困村蜕变为小康村。
“在罗圈岩村,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在贫困村的应用,也看到了易地搬迁的罗圈岩样本。相信通过农业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振兴发展,将带领村民快步脱贫奔康。”中国新闻网记者刘媛媛说,她将通过自己的报道,告诉更多的人,震后10年广元发生的巨大变化。
县长当导游网媒记者被 “圈粉 ”
“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之一的青川县,在震后10年用自己的改变告诉世界,“我们生活很好,请全国人民放心!”
“青川是座非常美丽的城市,空气很好,很干净,物产也非常丰富!”网媒记者首站来到青川县白龙湖幸福岛,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却亲自当起了“金牌导游”,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震后10年青川新面貌、新形象、新故事。在场网媒记者直呼被刘自强“圈粉”了。在幸福村一处农家乐的院坝里,不少网媒记者和其他游客一道,在明信片上写下“青川人民生活很好,请全国人民放心!”并加盖“四川青川2018.05.08”邮戳后寄往全国各地。
“我们刚到青川,听到讲解员称浙江人是亲人,刘县长又称全国人民是恩人。这两个词让我们非常感动,让我们感觉到青川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更是一座感恩的城市。我们珍惜这份友情,将一直珍藏。”浙江衢州新闻网记者周洋发出感慨,虽然两地相隔千山万水,这份感情却拉动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记者汪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