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广元要闻>>正文
分享到:

“十二五”广元食品饮料产业硕果满枝

时间:2015年11月11日 09:33   来源:广元日报   阅读:

率先突破发展   逆势迎风飞扬
——“十二五”我市食品饮料产业硕果满枝

   “应邀参加一个会,就签订销售协议260万元,我们广元的产品真是好卖哟。”这个单签订在10月中旬,这个会是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说这话的是旺苍县木门茶业土产有限公司的老板谭波。

    谭波主打的旺苍富硒富锌绿茶,从产业角度看,属食品饮料产业。这个产业产值2010年首次突破百亿大关,2014年又率先猛增至202.14亿元,今年有望达到220亿。

    是什么原因领航了食品饮料产业一路高歌猛进?经济下行压力“涛声依旧”,它的逆势飘红,说明了什么?答案不言自明:工业强市战略在食品饮料产业开花结果!

    “食品饮料产业是我市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优势产业,它的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市委书记马华在全市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这样看待这个产业。

    战略引领

    食品饮料产业引领“工业强市”,从零星分散到国字号园区,抓紧项目“牛鼻子”,产值从103.81亿元翻到202.14亿元。这一切,充分说明食品饮料产业行进在快速发展的大道上

    时间进入“十一五”末的2010年,食品饮料产业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规上企业63户,产值达103.81亿。

    繁荣的背后,却是危机四伏。企业分散、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销售手段传统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占有率低,怎么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部署,要求该产业成为工业五大板块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在“十一五”与“十二五”转折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高和加大了对我市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连续4年召开“全市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大会”,要求全市上下充分认识食品饮料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深刻理解食品饮料产业对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我市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以推动产业项目为抓手,以做大产品和企业规模为目标,持之以恒强力推进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同时,在“十二五”机构改革的浪潮中,市委、市政府不仅保留了“市政府食品饮料产业推进办”,还在其并入广元市经信委后,充实了干部队伍力量,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办的工作职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如何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从建专业的食品产业园区破题。

    经过多方奔走,2009年4月,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落户我市,规划面积3.27平方公里。园区按照“一园二区”(利州区、昭化区)布局,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搞场平时机声隆隆,完善配套时挥汗如雨。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央企中纺粮油、全国500强雨润食品、鸿皇圣世(汇源)、香香嘴食品、帆舟、翔宇酒业、紫阳农林等30余家企业纷纷入驻国字号园区,主要产品有肉食品、橄榄油、核桃油、豆制品、白酒、核桃乳、榨菜等。

    在国字号园区的强劲带动下,青川孔溪和木鱼食品工业园、旺苍嘉川和长滩坝食品工业园、朝天中子食品工业园等一批县区专业食品工业园,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起来。“我们采取合理优化布局、建设基础设施、科学经营管理、强力招商引资、落实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等强有力措施,按照‘一园一主业’的要求,分别在各县区规划建设了专业食品饮料工业园区。”市政府食品饮料产业办主任杨林生喜滋滋地说。

    从国字号园区落地到各县区打造专业的食品工业园,食品饮料企业的“领地”一天天扩张,企业落地生根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分管工业的市委常委、国资委党委书记张康明告诉记者:“园区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食品企业前期到哪里‘落脚’的问题,也为企业后期抱团发展创造了条件。”

    抓好项目扩大增量,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经过几十次的协调对接以及2年的建设,中纺粮油60万吨油脂深加工及物流项目油罐区、发油房、发油棚、办公楼、辅料库、汽车衡房、原料筒仓及接卸工程,已竣工验收。一期工程12月竣工。

    中纺粮油仅是我市抓食品饮料产业项目的一个缩影。市政府食品饮料产业办紧紧围绕“大项目促大发展”战略,坚持扭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全力投身项目建设主战场,从项目包装储备到招引落地,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强化工作举措,抓好跟踪服务,积极指导和协调县区开展项目工作,合力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和投产。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近5年我市实施食品饮料项目累计310个,总投资累计130亿元。2014年,全市规上食品饮料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2.1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7%。

    集群发展

    从资源转化到产业互动,从传统工艺设备到依靠先进设备和技术创新,从各自为阵到抱团发展,从小企业遍地开花到产业集群发展,发展方式的转变,见证了广元食品饮料产业的嬗变

    我市亦南亦北的自然气候、丰富的山林资源,在农业发展模式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且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经过摸索前行,我市成为了全省唯一一个所有区县均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区)的地区,这为食品饮料的加工生产提供了优质、安全、绿色的原材料。

    业界人士说,食品饮料行业最先读懂市委资源转化战略。这个行业的企业家,早早嗅到广元农产品散发出的浓郁芳香,把他们的生产第一车间,建在葱绿的田野。这样,资源转化战略有了生动实践,一、二产业实现了良性互动。

    资源优势怎样转化成产品优势?

    技术改造成就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实施食品饮料产业技改项目近200个,一大批先进的机器设备摆进了企业的生产车间。上个世纪90年代,朝天区中子镇的农民在手工烤月饼时,旺苍县高阳镇的老百姓也在用锅炒高阳扁。刘贵忠谢富贵成立广元市中子越龄食品有限公司,余刚也注册了旺苍高阳碧峰茶叶公司。去年,中子镇刘贵忠谢富贵两兄弟花300万元购置了全川首条面点隧道烘炉流水线时,高阳镇余刚也购进了杀青机理条机茶叶自动化生产线。中子核桃享誉川陕甘结合部,高阳扁也畅销西南西北。他们做企业的历程,足以说明先进设备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创新发展催生优质产品。娃哈哈广元公司自成立以来,几乎每年都有1次规模较大的新建或技改,截至目前已进行了17次新建和技改扩能。如今,娃哈哈广元公司技术设备的先进程度已经超越众多国内外著名品牌,且成为了娃哈哈在全国70多个工厂中第二大企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离开了创新,都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苕皮是火锅一族的‘小鲜肉’,别看这小小苕皮,就有‘苕皮加工工艺’等5项发明专利、‘苕皮上油设备’等8项实用新型专利,我们在不断创新呢!”帆舟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学贵很有底气。四川省精珍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酱腌菜填补了川北地区空白。“别小看这些开胃菜,我们有4项专利呢。”董事长王玉春说。此外,米仓山茶业公司、金田农业公司、棒仁食品公司、荣生源食品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建立了市级技术中心,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不做优产品,企业走不远;反之,没有企业,当然也不会有产品。精明的企业家便着手做大企业、做优产品。那他们做大做强企业的方式是什么?——互动发展、抱团发展,走小企业“联大”、大企业“带小”,“大小”企业结合、“内外”企业联合之路。通过融资抱团、研发抱团、生产抱团、销售抱团、品牌抱团,促进企业互动合作,在生产能力、产业配套等方面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目前,兰泰包装所生产的95%的塑料瓶盖和塑料汤勺等产品都供给了娃哈哈广元公司,益民食品机械制造公司向我市大批食品饮料企业提供设备换代升级、更新改造、检修维修等服务。

    随着产品、企业的走强,我市食品饮料产业在探索中不断跨越发展。目前,“广元七绝”类、粮油类的大宗粮油作物,畜禽类,果蔬类的常见蔬菜,农特类的魔芋、薯芋等5类20余种产品均由本地农产品资源转化而成,同时还形成了猕猴桃→盒装猕猴桃→猕猴桃冻干片→猕猴桃浓缩汁、果汁、猕猴桃干红,核桃→桃仁等休闲食品→核桃油、核桃乳饮料,蔬菜→真空冷冻蔬菜、酱腌菜、泡菜、料包等10余个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肉食品加工、粮油加工、白酒制造、软饮料制造、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2010年时,我市食品饮料企业近千家,规上企业仅63户。通过精心培育,截至目前,全市规上食品饮料企业108户,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6.9%。亿元以上企业46户。亿元以上企业中,5亿元以上企业6户,10亿元以上企业2户,20亿元以上企业1户。

    市场占领

    从市长质量奖到中国驰名商标,从走街串巷叫卖到参加全国性展会,从设立办事处到“互联网+”,提供优质产品,占领市场,最终实现产品、企业、产业良性发展

    要实现产品、企业、产业互动发展,质量、销售是关键。没有质量,没有销售,产品堆在库房里,资金回不了笼,企业生存就会出现问题。质量为王,销售为王,业界已喊了多年。路径在哪里?党委政府、企业一齐发力,让难事不再难。

    为了食品工业长足发展,书记市长亲上阵。

    “在西博会上,市委书记马华骄傲地向参观者介绍我公司培养的重达11.6斤的新品种紫薯。”时间虽然过去了两年,帆舟食品公司董事长王学贵仍难掩激动。如今的帆舟,企业产值过亿了。

    今年6月,广元市娃哈哈启力食品有限公司、广元海螺水泥实业有限公司、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斩获首届市长质量奖。三颗宝珠,食品饮料企业摘其二。

    党委政府发力,企业也纷纷出招。按照创名牌的相关要求,外塑形象内强制度,不断完善质量体系。全市食品饮料产业拥有16个省著名商标、17个省名牌产品和4个国家驰名商标,名品名牌数量持续增长,广元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当今世界,好酒也怕巷子深。广元的食品饮料企业,如何走出“深巷子”?建立营销办事处、举行体验活动、参加展会、搞“互联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帆舟食品产值咋过亿的?人家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布起了网。”对帆舟蛛丝网般密集的销售网点,不少食品企业老板羡慕不已。为抢夺湖南市场,四川省精珍味业有限公司营销人员挺进湘江,调研市场。“在中南地区,每个月销量增加2000件。”公司董事长王玉春接受记者采访时很自信。

    连续两年的蓝莓采摘活动,让汪家蓝莓家喻户晓,价格也卖到每斤100元。沙河樱桃、朝天核桃、米仓山茶、紫云猕猴桃……采摘活动一个接一个,欢声笑语的背后,这些产品也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不仅在本地搞活动,还走出去参加各种展会。玉儿食品、帆舟食品、紫阳农林等企业参加在烟台举行的第九届东亚食品交易博览会,共签订协议金额1.6亿元;川谷酒业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小企业交易会,现场交易额就近2000万元;鸿皇圣世公司借助中阿论坛将清真食品销往中东地区。近5年我市食品饮料企业参加展会20余次,现场销售额累计超1亿元,通过参展直接或间接签订销售合同金额达20亿元。

    如果说设办事处、举办活动、参加展会助销,是有形之手。那么,借力“互联网+”,这只无形之手就将食品饮料销售推向海阔天空了。

    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上市很正常,没想到在淘宝网上开办“青川县森花王氏蜂业”网店——专卖自己生产的蜂蜜的王淑娟成为敲钟人。据记者了解,广元食品饮料企业都开设了自己的网站,借力第三方平台如淘宝开办了网店。我市更有2300多家企业搞电子商务,专门卖广元“土货”。9月16日开业的京东广元馆,至10月11日,不到一个月,就实现广元食品饮料销售2150万元。“互联网+”时代,让产品飞向千家万户。

    地毯式“轰炸”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也要分一杯羹。四川欣鸿宇食品公司的肉类罐头产品出口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的食用菌主要出口日韩、欧美等地,广元三禾农业公司生产的真仙茄子常年出口日本。我市食品饮料企业出口交货值已从“十二五”初的1500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5500万元,增长3倍多,占全市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抓质量、抓市场最直接地成果是:近5年来,我市食品饮料产品产销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强化项目促进、强化科技创新、强化园区打造、强化品牌带动、强化产业互动,走绿色生态低碳发展之路,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食品饮料产业。”面对“十三五”,工业战线上的老兵、市经信委主任盛锦信心满满。

记者   刘乾辉   袁杨

上一条:广元将建成全市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
下一条:广元首届全民创新创业大赛等你来参加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