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之强 壮发展之势
——1—8月,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8%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敬梅
工业是广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强则广元强。
金秋时节,俯瞰我市各工业园区,塔吊林立的工地、鳞次栉比的厂房、高效智能的车间、载满产品的货车……时光的“刻刀”在广元大地上镌刻出工业经济欣欣向荣的景象。
发展势头如何,数据是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1—8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6.2%)全省(7.2%)7.6、6.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新质沃土”生机勃发,奋进的脉搏强劲跳动……这组亮眼数据不仅见证了我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的接续奋斗,更见证了我市在新时代背景下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向“新”发展 创新招商提质效
2025年是广元“招商引资攻坚年”。2月5日,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全市对外开放暨“招商引资攻坚年”动员大会召开,发出“招商引资攻坚年”动员令,以“扩开放、拼招商”六字主题,定调全年发展主旋律。
我市工业系统在深度分析市情、产业发展现状、优势资源等招商要素后,探索出“按图索骥、靶向突破”的招商引资“链式”模式,迅速投身到一轮又一轮招商攻坚中。
“招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围绕产业链条招商”……从春到夏,从夏到秋,我市招商小分队步履不停,从成都到重庆、杭州等地,密集拜访行业龙头,举办推介会,深入对接优质资源,招商引资澎湃势头强劲。
3月27日,我市举行2025年投资机遇清单发布暨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5月24日,广元市铝基新材料产业投资推介会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7月25日,广元市食品饮料产业(郑州)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一次次交流、一次次推介,我市在“拼抢争”中播撒合作种子,招商成果丰硕。
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聚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1+3+3”工业优势主导产业,集各方资源,紧盯制造业项目,狠抓招商引资,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招商引资是补链、延链、强链的源头活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罗凌云表示,接下来,我市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重点企业对接洽谈,加快推进在谈项目签约落地。
向“稳”前进 项目开启“快进模式”
工业经济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项目、龙头企业、强劲产业的引领和支撑。
位于利州区宝轮工业园区的吉香居食品二期项目,是利州区的重要建设工程,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该项目新建4.5万平方米厂房,总投资额1.5亿元,拟建设6条先进的智能化休闲食品生产线。项目竣工后,预计年产值将增至5亿元,同时创造280个新的就业机会。目前,该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今年12月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广元市剑蜀食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位于利州区大石食品工业园,目前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该项目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新建2条漏粉工艺生产线、2条螺旋挤压工艺生产线,以及5条方便产品组装线。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增至3亿元,同时带来超过300个新的就业机会。
另一边,四川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公司一边加力向中高端产品冲刺,重点推进用于印刷行业的PS板基产品研发、生产,一边全面抓好总投资20亿元的久达电线电缆产业园项目建设。目前,电线电缆产业园项目设备已陆续进场,预计10月开始试运行,年底建成投运。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主心骨”“牛鼻子”。每个项目成功落地、建设投运的背后,都凝聚着我市上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心血和汗水。
从繁忙施工的建设工地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从承载希望的规划蓝图到厂房林立的产业园区……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广元落地生根,为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增添强劲动能,支撑着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向“优”发力 精准服务优保障
9月11日,位于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石盘工业园区的中科瑞能新型铝基负极锂离子超宽温域电池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主要新建年产0.2GWh新型铝基电池电芯生产线1条、年产500吨电解液生产线1条和年产2000吨铝基负极材料生产线1条。
从项目落地到开工建设再到正式投产,离不开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四川中科瑞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元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胥智介绍,该项目采用基金招商新模式,广元发展集团以6000万元增资中科瑞能,并以债权方式投资1.9亿元,推动项目落地。
这是我市组建产业引导基金的一个生动实践。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将力量向“整体提升环境”聚拢,制定促进铝基新材料、食品饮料、绿色家居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实施揭榜攻坚、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激励政策,重点产业用气、用电价格优势明显,真金白银的投入与量身定制的服务,正吸引着更多企业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我市对引进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严格落实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常态化开展“进企业、问需求、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努力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真诚服务成为招商引资的“活招牌”。
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力”……我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改革,以久久为功的韧劲优化服务,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让企业降本增效、让项目加速落地、让发展活力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