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 为了壮美的跨越
——G5京昆高速广绵段扩容工程嘉陵江特大桥项目建设走笔
□广元日报全媒体实习记者 杨果 梁惠芳
跨越,是一座桥壮美的身姿,亦彰显着一座城市发展的脉搏。
位于昭化区红岩镇的G5京昆高速广绵段扩容工程嘉陵江特大桥,是全线最长桥,也是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1555米,主桥采用双幅(95+180+95)米连续刚构梁跨越嘉陵江。
一个个傲然伫立的桥墩,一次次奋不顾身的鏖战,一项项如期完成的目标任务……无数人不舍昼夜地拼搏,为的是明年5月顺利合拢。
步履铿锵 真抓实干 推动工艺创新
8月中旬,骄阳似火,记者走进绵广复线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现场,项目经理赵江介绍,该桥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桥梁跨度达180米,是交通运输部允许批准的最大值。
施工升降机驾驶员史玉娴熟地按下按钮,短短两分钟,便将记者一行送至30层楼高的广绵复线嘉陵江特大桥3#墩作业平台。向下俯瞰,远山如黛,草木葳蕤,目之所及,满目苍翠。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地忙碌着。
2021年12月1日,LJ3项目部从广绵局指挥部接到建设嘉陵江特大桥施工任务后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再普通不过的两分钟,凝聚了项目部全体成员二十多个月的风雨兼程。
工区现场负责人吴茂江兴奋地说:“我们采用先进新工艺,通过与省公路院牟廷敏大师团队进行技术合作,研发出了具有自密实、高强度、低水化热混凝土配合比,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绝热升温高,内外温差大,表面抗裂性低、浇筑时间长等难点。”
聚力破题 多措并举 攻克技术难关
嘉陵江流域高峰期水位达到456.5米,水深21米,施工便道涉及深水区域钢栈桥的架设,技术层面难度大,“通路”成了摆在眼前的第一道难题。技术主管潘茂铨介绍道,他们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研讨,最终确定在主桥上游侧架设一条“12+3”结构形式的钢栈桥,并确定2#、3#主墩桩基施工方式。积极开展工作,对接生态环境局,并与业主、监理保持沟通,进行筑岛施工。
在解决桩基问题之后,技术人员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承台围堰施工方案的研讨之中。从设计提供的“双壁钢围堰”,优化成锁扣钢管桩,再根据地形、水位优化锁扣钢管桩的顶面、底面标高,一层一层地讨论、优化、验算,将最初确定的458米锁扣钢管桩顶面标高优化为450米顶面标高,并且锁扣的引孔深度从最开始的10.5米优化成3#主墩围堰引孔深度6.5米、2#主墩围堰引孔深度入岩3米控制,减小了引孔深度,缩短了锁扣长度,减少了围檩层数,既加快了现场施工进度,又节省了围堰钢材,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做到了多快好省。
稳中求进 统筹谋划 创新管理办法
如何保证质量和进度?项目部办公室工作人员陈传江向记者娓娓道来,他们有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片片天蓝色的方形网格外醒目,“这是拦污网,我们在施工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批复的环评、水保方案开展建设工作,重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我们成立了项目攻坚创新小组和嘉陵江党员突击队,经常开展党建主题实践活动。”此外,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坚持“施工管理到位”“监理监督到位”“业主代表巡查到位”,确保“工序衔接有序”“现场管理有序”,抓好“原材料准入和试验检测关”。结合项目实际,明确关键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开展质量通病专项治理。
LJ3项目部在施工前编制承台专项施工方案,对管理及作业人员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了针对性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技术人员、试验人员全程盯控。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投资5.6亿元的嘉陵江特大桥完成钻孔灌注桩229根,占设计的98%;承台完成48个,占设计的92%;墩身完成2714.2m,占设计的86%;盖梁完成29个,占设计的60%;连续刚构完成9个节段,占设计的8.2%。
奋楫扬帆正当时。嘉陵江特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缓解G5京昆高速交通压力,书写广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