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政法 微朝天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建言献策 在线投稿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文化生活>>网络评论>>正文
分享到:

不文明的“破窗效应”扩大才真可怕

时间:2015年10月09日 09:2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阅读:

人民网评:用“软引导”“硬约束”终结不文明

理观

“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事相似”,有人这样形容假期出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今年“十一”黄金周也未幸免:踩烈士铜像拍照、长城砖上惊现多国语言、景区宰客不止“大虾”一例……常说“出游要带着文明同行”,可每年都有类似的不道德行为刺痛人们的神经,老话题总能成为舆论场的焦点,批评的要批评,反思的应反思。

休假出游,文明与否成为话题恰是公众重视的反映,否则,都照葫芦画瓢而无动于衷,“破窗效应”扩大才真可怕。近些年,每遇到诸如景区刻字、乱扔乱丢、破坏设施、恶意宰客等现象,必定厉声讨之;同样,人们也借助“随手拍”等方式把遇到的不文明之举曝光在互联网上,“晒一晒”不光能形成舆论压力,也能唤起执法部门的重视。不过,即使这样能解决一些个案,也没办法彻底打掉“一不怕给他人添堵,二不怕损个人形象,三不怕坏城市声誉,四不怕辱国家名声”的恶习。

当然,在数以亿计的游客中,曝光出来的毕竟是极少数,我们也足以相信:文明是主流,诚信并未丢。值得注意的是,在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声讨游客如何不文明之时,是否该反思:景区的硬件管理是否真的跟上了需求,软件环境是否有助于文明?一些政府部门接到投诉时,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推诿责任,一次教训能否换来城市文明建设的长足进步?文明除了“严禁”“不能”“请勿”之类的否定要求外,有没有一些诸如“垃圾换水”的鼓励性创新?即使心存不文明也会“法不责众”的侥幸,那么像游客“黑名单制度”的设计如何更有效?说到底,文明不文明,真不是一个人的事,社会合力才能治标又治本,也需要在提倡道德至上的同时,用法律来保驾护航。

如果说文明道德是对出游行为的“软引导”,那么法律才是对文明行为的“硬约束”。正如前不久由国家旅游局依法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就是以法律形式增加游客不文明行为的“道德成本”和“信用成本”,让任何无视公共文明的人不再“为所欲为”。当然,从《旅游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到《暂行办法》,依法治理游客不文明的行为从未止步,而让文明与法治真正做到同步携手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谋划,不可能一蹴而就。游客行为自律了、景区服务到位了,法律效果才更明显。

一位父亲给孩子讲景德镇烧瓷所用的松柴,手差点摸到展览品,孩子还说不清话却很急地拦着父亲,指着标识示意“别摸”。相较于曝光的“不文明”,这个笔者刚亲历的一幕给人温暖和底气。文明,需要从小事做起、从孩童教育,这何止对旅游一事;文明,需要从自律开始、要法律保障,这也正是国之倡导。毕竟,千万别让休息之余的欢愉成为带给他人甚至自己行为道德上的负担,更别让一时“任性”触碰到社会的公德底线和法律红线。

上一条:天上掉下“伸腿费”,航空服务到位了吗?
下一条:“互联网+旅游”点亮“十一”黄金周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