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问津到餐厅香饽饽
——朝天区汪家乡“野菜基地”现雏形
野菜,无污染、营养丰富、清新可口,是绝佳的食材之一,且很多野菜还具有药用价值。如今,野菜不但登上了高级饭店的餐桌,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的保健食品,深受青睐。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朝天区汪家乡协议村五组,被眼前大片栽种整齐的野菜地所吸引。
“该基地是我们协议村5组村民赵本魏通过近3个多月的忙碌打造而成,现已具雏形。”汪家乡党委副书记韩堂明告诉记者。
房建老板:摇身变野菜“种植第一人”
通过聊天摆谈,记者了解到,赵本魏原是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的包工头,多年未在家耕作过田地,且承包工程收入也不错。
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大好的赚钱机会回乡栽植从未有人栽种过的野菜呢?
赵本魏道来缘由。
“这些年,我都在北京、太原等地承包工程,主要是搞房建,但每年都会抽时间回家。记得2013年回到家乡,走了一圈发现,以前赖以生存的土地大片荒废,实在可惜,便有了利用土地带动百姓致富增收的想法。于是,待工程收尾后,我便回到协议,开始种植甘蓝、海椒等常食蔬菜。”
谁曾知,这些蔬菜虽长势不错,却需要在生长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没有达到赵本魏绿色、生态的初衷,于是,他找来协议村村支书向新成、村主任向荣倚商量对策,最终,他们达成转型种植野菜的共识,并迅速投身其中。
“‘无公害’这一词在我们心中是一种超前的思路,是今后发展的商机,所以我们会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协议村村支书向新成说道。
今年1月,赵本魏与康帮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刘勇分工协作,流转了400余亩本村土地,而今,已栽植起50亩具有较高保健康养价值的野菜野果等近20个品种,效果初显。
克服艰难:成功打造首个“野菜全席”
眼见这大片的野菜基地,其栽植过程的艰辛可想而知。
原来,因周围从未有人专门栽植过野菜,赵本魏没有“样本”作参考,加之今年普遍干旱,让野菜的栽植更难了一步。
“说起栽植野菜,我们也是下足了功夫。首先,通过摸索得知,这些种植过蔬菜的土地内含农药化肥,不适宜野菜的生长,我们便拉来了石灰,撒入地间,使农药化肥有效消化。第二步就是从山间采集野菜苗,这一过程最费工夫,因野菜生长分散,我们除了在路边挖采外,更多时候还需要经常出入林间。粗算一下,方圆20里的野菜基本被我们挖采完了。之后便是移栽。今年各地干旱,栽植完的野菜需要大量水流来灌溉,我们只得背水解急,大片野菜方才得以存活。”赵本魏叙述艰辛。
而今,野菜基地内已栽植成功苦麻菜、马牙菜、岩韭菜、燕儿苗、党参、三叶菜、野草莓、油尖菜、蒲公英等18个品种的野菜,同时栽植了五味子、八月瓜、豆角叉、野弥胡桃等野果,并在林间培植了黄丝菌、松花菌等野生菌类,长势稳定。而下一步,赵本魏还将根据季节栽植车前草、折耳根等野菜,不断扩大规模。
为提升野菜基地知名度,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赵本魏还充分利用了自家的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休闲农庄。在种植野菜的同时,圈养野鸡、土鸡、生态土猪,主打野菜全席,让前来休闲的游客吃野菜、品野果,体验健康生态乡村游。
6月下旬,该农庄已试营业,可供四方来客休闲品尝。(记者 欧阳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