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中国要闻>>正文
分享到:

奋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时间:2018年06月04日 08:53   来源:人民网   阅读: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站在人类历史发展与党和国家全局高度,科学分析了信息化变革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阐述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原则要求以及互联网发展治理的中国主张。如何深入贯彻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如何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如何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编 者

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人民观察)

田 丽

建设网络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信息时代特征提出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信息领域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成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重要制约。突破并掌握核心技术既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建成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把核心技术的命门掌握在自己手里,努力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并打造出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为网络强国建设打下扎实根基。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信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质的飞跃和生产关系的深刻调整,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相比较,其覆盖范围更广泛、影响更深远。如今,互联网广泛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各领域。一个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掌控力、竞争力如何,已成为判断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信息化作为我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契机,对信息化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应清醒看到,我国虽已是网络大国,但同网络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核心技术发展,在高性能计算、量子通信、5G等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必须掌握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这一国之重器,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这不仅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根基。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有效运用互联网促进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共享网信事业发展成果,必须紧紧抓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构建高水平的、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认识和把握技术发展规律

技术创新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是实现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首要之举。

维护安全和追求效益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维护安全是技术变革的一大动力。人类历史上很多颠覆性技术都是在维护国家安全、军事安全的需要下产生的。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就是为解决通信安全问题而设计出来的。而推动互联网真正普及的,则是大量商业网站的接入和网络服务商的出现。维护安全和追求效益两种力量交互作用、交替推进,持续刺激信息技术推陈出新。

信息技术发展以系统生态更新迭代为特征。以往,技术发展呈现线性连锁特征。某一方面的技术突破会依次传导创新动力,引起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发展则是以系统生态更新迭代为特征。生态更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意味着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未必需要沿袭传统的追赶超越战略,有可能通过系统生态的迭代实现弯道超车。

公共政策对信息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政府的政策引导、资源投入以及服务监管对技术创新具有深远影响。纵观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实践,政府通常都起到了强大的行政推动和政策引导作用。比如,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不同的创新重点,为创新提供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支持。

领军企业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主力军。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最新的核心技术通常诞生在领军企业中。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由企业作为技术引进和转化开发的主体,可以保证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高效性,并在成功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形成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良性循环。领军企业将知识发现进行技术化开发、市场化扩散、资本化运作,成为推动信息技术突破的重要力量。

立足国情实现技术突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实现多点突破、群体跃升,在众多领域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成果,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也应看到,我们在信息领域还有一些核心技术尚未掌握。在遵循技术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立足我国国情,下大力气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建设数字中国,让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引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科学成果,科学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核心技术上要取得更大进步,实践中就要贯彻落实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抢抓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正确处理开放与自主、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网络发展之道。

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最初源于强大的市场驱动力。因此,基础性、关键性信息技术研发不够充分。随着网络应用普及和影响力提升,信息技术领域基础科学研究薄弱会对我国网信事业发展产生制约。今后,要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强化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力争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如今,一大批颇具竞争力的中国网信企业异军突起,取得了骄人成绩。中国庞大的网民基数所产生的技术人口红利以及比较优越的政策环境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应当看到,我国网信企业的原始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缺乏技术创新规划。一些网信企业过分关注市场布局,而不是核心技术积累。如果仅仅依靠庞大市场而不是靠掌握核心技术来赚钱,形成这种发展惯性就可能导致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因此,要继续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优化市场环境,更好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

营造激发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政府可以发挥更为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实现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节约型转变。推动建立和完善适应企业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治理方式,形成有利于技术交流和深化研发的产业平台与市场机制,引导企业通过资本、人才、项目合作的方式加入全球创新体系。同时,继续改革高校及科研单位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激活技术思维,营造创新文化,对基础性、颠覆性技术突破给予更多宽容和支持,让不同创新主体的能量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立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谋划核心技术的突破口与着力点。信息技术产业内部是一套完整的、紧密关联的生态系统。例如,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原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和封测等许多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诸多细分领域。通过加强对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析,寻找其中的关键环节,重点研究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汇聚战略资源集中攻关,我们就有可能实现后来居上,以基础技术突破占领下一代技术生态系统的起点和基线,从根本上提升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和对价值链的作用力,推进技术系统生态的更新迭代,完成核心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不会在历史等待中自动完成,不会在市场交易中自发实现,需要我们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马不停蹄继续追赶下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奋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握信息时代主动权,赢得中华民族的光辉未来。

(作者为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4日 16 版)

上一条:为搭建民心之桥而不懈努力
下一条:中国好人,凝聚奋进力量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