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政法 微朝天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建言献策 在线投稿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中国要闻>>正文
分享到:

人民日报评论员:两会是"校验场" 更是"观景台"

时间:2018年03月07日 09:26   来源:人民网   阅读:

通过关注“小问题”了解“真情况”,揪住“小事”的改变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也构成了过去几年中国治理的重要经验

  

  看望政协委员,强调“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让外界再次热议“中国式商量”;与内蒙古代表团畅谈高质量发展,让“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成一时焦点。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的讲话和互动,引发舆论关注和社会热议。

  回顾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一个鲜明特点是喜欢从“小事”问起。2014年到广东团,发问“珠三角现在PM2.5是多少”;2016年到青海团,又问“青海有的地方面积很大,农牧民看病怎么解决”;今年在内蒙古团,他详细询问了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人均耕地、蔬菜种植、市场价格、道路等问题,甚至包括垃圾处理等民生细节。

  一个村庄里,可能就藏着一个中国。“解剖麻雀”、见微知著,是共产党人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总书记问起的这些“小问题”,其实都不小。空气质量背后跟着群众的大健康;农牧民看病问题难不难,与社会保障息息相关;垃圾处理是个“先进指标”,它的普及程度反映着绿色发展水平。处处叩问民生、每每触动民心,正是因为小切口、小指标,能测出群众获得感,能反映治理大气候。通过关注“小问题”了解“真情况”,揪住“小事”的改变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也构成了过去几年中国治理的重要经验。

  两会需要提出问题,更需要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贯穿着新思想、新理念。历数过去5年,无论是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阐释绿色发展理念,以“亲”“清”二字定调新型政商关系,还是以“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来比喻加强民族团结,以“钉钉子”强调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金句,总让人耳目一新,总是能口口相传。透过这些关注点,人们看到理念的力量,更看到治理的决心。而借助两会扩音器,这些理念从字句变成行动,从会场共识成为全国性共识,促进了思想的统一、人心的凝聚,撬动了地方治理的改进。

  有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两会反过来又成为了校验场。在探访湖南十八洞村三年后,用“收入”和“娶媳妇”问起脱贫攻坚的现状;在吉林团追问:“白雪换白银换来了吗?”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对一个地方的持续关注,也是一种“回头看”式的调研。认真,本不就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精神气质吗?将工作放在台面上掰开了揉碎了展示,有成绩说成绩,有问题谈问题,敢较真、不回避。这种刨根问底的态度,同样是人民对于两会的期待。

  两会是“回头看”的校验场,更是“向前看”的观景台。回顾过去5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引领着中国改革发展的轨迹。2013年,他在上海团提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是年秋天,全面深化改革确立时间表、路线图。2014年,他在广东团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当年,做出“新常态”的判断,全世界开始见证中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决心和行动。2017年,他在上海团与四川团两次提到“绣花功夫”,昭示着无论是城市管理还是乡村振兴,精细化将成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两会是“吹风会”也是“发布厅”,端出的就是中国当下最核心议题,串起来就是一幅中国发展的路线图。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时间线”的关注,其实就是对中国过去发展历程的审视,对中国未来发展蓝图的畅想。“小事”中有大视野,“金句”中有新思想。期待更多以小见大的分析、见微知著的金句,既彰显两会的开放与透明,更为中国未来凝聚更多共识和力量。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07日 05 版)

上一条:习近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下一条:从两会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