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中国要闻>>正文
分享到:

新一波朋友圈谣言来袭:冲击行业大多严重缺乏常识

时间:2017年06月16日 09:45   来源:新华网   阅读:

原标题 谣言病毒式传播 “智商税”还要交多久?

  “粉丝可燃烧含荧光剂”“肉松面包是棉花做的”……近期,新一波朋友圈谣言来袭,引发很多人的焦虑。

  从“假鸡蛋”“速成鸡”“激素鸭”“塑化剂面条”到“塑料紫菜”“棉花肉松”……相关调查显示,在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信息位居第一,占比高达45%。这些谣言大多数严重缺乏常识,但并不妨碍其在网络和微信上四处传播,造成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

  “舌尖上的谣言”之所以能形成病毒式传播,源于造谣者利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蓄意编造、偷换概念,而一些消费者又缺乏科学判断,对谣言“宁信其有”,也不乏个别人是为谋取不法利益等目的对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在售食品编造谣言,有意抹黑。

 谣言一出价格腰斩

  紫菜产业链受重创

  今年2月17日,福建晋江“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江收到同事转来的一条视频。视频中有人将紫菜泡水撕扯,继而用火烧,称该品牌的紫菜很难扯断,点燃后还有刺鼻的味道,是“塑料做的”。

  “短短一周时间内,便有20多个不同版本的‘塑料紫菜’视频在网上爆发式传播。仅涉及‘阿一波’品牌的视频就有5个。”晋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陈晓山对记者说。

  “塑料紫菜”谣言出现后,“阿一波”公司安排三个小组专门接听电话,李志江本人更是在两天时间里接了上千个电话,但仍然无力阻止谣言在网络上呈几何式扩散。从2月17日至3月28日,黑龙江、广西、甘肃等地多家超市下架“阿一波”产品,18家经销商退货,退货金额达468万余元。

  短时间内,谣言冲击波从消费者、超市、经销商、加工厂一路迅速传至养殖户,相关产业链受到打击。福建泉州南安市的紫菜养殖户李强荣表示,近10年来紫菜价格波动不大,很少有滞销,但“塑料紫菜”谣言出来后,原料收购价格从8万元/吨降到不足5万元/吨。“即便价格腰斩,我的合作社还有18吨紫菜没卖出去。”李强荣说。

  为维护群众、企业的合法权益,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迅速部署福建、天津等地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晋江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分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广西贵港、福建福州和厦门、山东东营、辽宁辽阳等地对涉案谣言视频进行侦查。截至目前,福建、天津、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公安机关抓获拍摄谣言视频实施敲诈勒索人员5名,制造“塑料紫菜”谣言人员5名,传播谣言信息人员8名,“塑料紫菜”谣言快速散播的趋势得到有力遏制。

  “塑料紫菜”谣言因何而起?记者日前在晋江市看守所采访了制谣传谣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祥。

  起初,王某祥因在吃馄饨时认为自己吃到了“塑料做的假紫菜”,便联系生产企业进行维权。“在沟通过程中,我起了贪念,想要赔偿。”王某祥说,为了能要上高价,他指挥自己的员工拍摄“塑料紫菜”视频并上传到网络,同时威胁生产企业,要是不给钱解决,他将继续在网上大量转发。最终,企业迫于压力,不得已向其转账了5.3万元试图平息事端。

动辄“10万+”

 造谣容易辟谣难

  “紫菜本身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品,韧性较好,但内地一些民众并不了解紫菜与塑料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别。嫌疑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造谣,不明真相的人纷纷跟着转发。”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原副所长吴成业说。

  在另一起制谣传谣案件中,山东青岛的王某(女,61岁)、黄某(女,65岁)因编造并发布某糕点店所售蛋糕使用“棉花肉松”视频,受到了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据警方通报,5月22日上午,黄某在青岛市市南区费县路某糕点店购买肉松蛋糕等糕点,到王某家串门,二人联想到之前看到的“棉花肉松”视频,便把购买的蛋糕放入盆中,加水搅碎。在洗蛋糕的过程中,把杂质取出来,剩下棉絮状纤维。二人用手机录制视频,随后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宣称该店销售蛋糕上的肉松是棉花,引发多名群众与该糕点店发生消费纠纷,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经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验,肉松蛋糕未检验出棉花基因。

  青岛市市南区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于5月27日、28日,将王某、黄某查获,两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其行为已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警方依法对两人行政拘留5日。

  据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介绍,目前在网上传播食品安全谣言的人一部分是为博取眼球、赚取热度,置科学常识和实际情况于不顾,偷换概念、歪曲事实,也有极个别人是为谋取不法利益等目的对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在售食品编造谣言,有意抹黑。

  晋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杨剑扬表示,一些造谣者善于使用吸引眼球的语言和图片,满足受众猎奇心理。

  记者调查发现,造谣者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此类谣言因为与事实真相“鱼龙混杂”,较难甄别,也不易取证,辟谣难度较大。

  还有一些是旧闻翻炒,刻意抹黑。造谣者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背景,将过去发生的事情掐头去尾改头换面,改变日期或将日期模糊或删除,误导公众。但这些旧谣言重新传播,仍然动辄“10万+”“刷爆朋友圈”,引起很多人的焦虑。

  有些造谣者对影视片段进行配音配文,制成戏谑嘲讽的图片视频,抓住年轻群体猎奇心理重的特点,形成裂变式传播。此类谣言的危害比较隐蔽,看似无伤大雅,但在“笑点”的提炼过程中,改编事实,打趣调侃主流观念,形成消极负面的认知惯性,后续效应很长时间都难以消除,且一旦出现类似事件,还会再次成为传播热点。

  “网络谣言制造门槛低,经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网上论坛、微博等转发后,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陈晓山表示,由于取证难、溯源难,侦破食品安全网络谣言案件并非易事。

 谣言冲击行业

  替代产品生产者渔利

  低成本造谣、高成本辟谣,是谣言传播的特点。专家指出,网上谣言不过几句话、一张图、一段视频,但一旦传播开来则呈现“病毒式”“裂变式”趋势,一方面给行业带来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也对老百姓正常生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甚至给社会带来恐慌情绪。比如“面条洗出胶不能吃”等谣言的传播,势必冲击面条生产企业,而“塑料紫菜”谣言伤及整个产业链的元气,同时给相关替代产品生产者带来利益。

  专家表示,治理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舆论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公安部网安局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打击整治力度。根据刑法,捏造并散布虚假食品安全谣言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寻衅滋事罪等多种犯罪,公安机关将予以严厉打击;对于制造、散布食品安全谣言,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作出治安处罚。

  “相关互联网企业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新出现的、翻新的谣言,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阻断,清理、删除虚假不实信息。”张宏业说,广大群众也应注意理性、文明上网,注意辨别各类网上不实信息,自觉抵制谣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发现谣言及时举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强调,食药监总局将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谣言,共同织密甄别、抵制谣言的免疫网。

  “信息公开是遏制谣言传播的利器。食品药品安全抽检信息现已做到‘周周抽检、周周公开’。”颜江瑛说,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此类信息公开力度,增加重点信息展示强度,强化信息查询服务功能。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建议,针对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应要求网络平台对已经有切实证据证明是谣言的,进行“公益辟谣”。同时,鉴于一些老年人信息来源渠道少,不能有效识别谣言,社会还需共同努力,帮助其走出相对封闭的朋友圈,遏制谣言在老年人等特定群体内传播。

  在小道消息面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不少人的心理;一次善意的转发,往往无意间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专家呼吁公众警惕朋友圈中的不实消息,关注权威机构的信息发布,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指出,公众在面对食品信息时,应多想、多听、多看、多问,学会利用官方公布的信息查询渠道求证,避免为谣言所伤。

  苏婧指出,在应对谣言上,企业作为食品谣言的直接受害者,应积极主动开展科普,尽量将谣言传播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还要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造谣者付出代价。

  “辟谣力度越大,谣言舆论场的净化速度就越快。加大打击谣言的威慑力,用足够的速度和精准度去辟谣,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博士钟凯说。(记者丁小溪、陈聪、邰晓安、张旭东综合报道)

 

上一条:全国城市水质将有排行榜 每年公布四次
下一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大力“劝学”“促学”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