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四川要闻>>正文
分享到:

发展基础产业助脱贫 未来农旅产业结合让火普村村民腰包鼓起来

时间:2018年03月13日 08:19   来源:四川新闻网   阅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发展基础产业助脱贫 未来农旅产业结合让火普村村民腰包鼓起来

图为被白雪覆盖错落有致分布的火普村房屋

  四川新闻网凉山3月12日讯(阿克鸠射 记者 梁鹏 摄影报道)2月11日,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村里男女老幼排起长长的队伍,同习近平总书记依依惜别。彝族同胞唱起《留客歌》,表达对总书记的爱戴和感激。习近平总书记在火普村考察时指出,这里的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搬迁安置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

  “一定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火普村第一书记马天站在村委会办公室的坝子里,看着村里新居如是说。为了带动村民增收,村里并不满足于传统的种养殖模式,如今建起了高山草莓和羊肚菌种植大棚,成立了合作社。到今年底,全村就可实现整村脱贫。未来,火普村还在计划打造乡村旅游,将旅游业和农业结合起来,发展农旅产业。

图为吉地尔子家的新房

  村民:“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上”

  从西昌市出发,沿着307省道开车一个多小时,经过解放乡乡政府后不久,路旁出现一条略带坡度的沥青公路。顺着这条沥青公里往里走,五分钟不到,就到了火普村。靠近山顶的火普村,几十间房屋依山势错落有致的分布着。由于前一晚的一场降温,房顶上铺着厚厚的雪。3月8日下午1点过,从村里高山草莓大棚里出来的村民吉地尔子,回到家就开始清扫着从房顶上落到院坝里的积雪。

  回忆起2月11日总书记来到自己家中的一幕,吉地尔子仍然很激动。当时,听说总书记来到村里,全村人都出门去迎接,没想到的是,总书记一会儿就直接来到了吉地尔子家中,他们一家人都有些不敢相信,激动不已。

  “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真的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上。”坐在宽敞明净的堂屋沙发上,吉地尔子说,“我根本想不到我会住上这样的房屋。”

  “除了住之外,以前出去的路也不好。”吉地尔子告诉记者。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和彝家新寨建设政策的实施,他于2016年彝族年的时候,搬进了新家,自己只出了一万元,“现在我们一家三口住在80平米的房屋里,有了厕所、厨房;出行有了沥青马路,出行再也不用担心一身泥了,而且路边还装了太阳能路灯,很方便。”

  据火普村第一书记马天介绍,火普村将解决“住房难”作为首要任务,整合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各类资金1498万元,大力推动安全住房建设,共新建或改造群众住房133户,其中彝家新寨项目92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41户,村民全部实现住有安居。争取整合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建成硬化通村通社路14.75公里、入户路12.4公里,修通两座长25米、宽1.5米的便民桥,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解决“公共服务难”作为保障之举,开办幼教点2个,招收幼儿55名,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过好“语言关”;整合各类资金241万元,新建文化室1个、民俗活动坝子4个、通信网络基站1个,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6.5公里、生活用电农网改造5公里,全村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村里条件改变了,大家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各家的环境卫生越来越好。你看住这么漂亮的房子,如果不整干净点,自己也不好意思嘛。”说起自己家里和村里的变化,吉地尔子的笑容始终没有停下来过。

  扶持传统产业发展 今年实现全村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火普村考察时指出,这里的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搬迁安置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

  平均海拔2700米的火普村,幅员9.21平方公里,辖火普和收古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户7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户238人,贫困发生率33.7%,属彝族聚居深度贫困村。

  海拔高,土地贫瘠。这里的村民收入来源靠种植土豆、苦荞以及畜牧业为主。吉地尔子以前主要靠种植马铃薯和养殖猪、羊、鸡等畜禽维持生计,因为缺技术、缺资金导致贫困,建档立卡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还不足2500元。

  村民们住上了好房子,如何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成为村里的头号大事。

  根据实际条件,火普村通过稳定发展传统产业,让村民们先脱贫。马天告诉记者,火普村先后利用扶贫小额贷款和产业扶持金148.32万元,为贫困户购买95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74头基础母猪,并在养殖全程给予技术指导。同时,实施“借薯还薯、借鸡还鸡”项目,扶持贫困户人均种植青薯9号马铃薯1亩,养殖鸡鸭鹅等2500只;并通过“以购代捐”活动,帮助农户销售马铃薯170余万斤,鸡鸭鹅1500余只,户均增收1.6万元。

  此外,火普村还大力发展“1+X”林业生态产业,退耕还林2770亩,栽种华山松1470亩,获得林业补助65万元,人均绿色收入920元。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点1个,带动贫困户78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利用农民夜校积极开展劳务培训输出,两年来全村共转移输出劳动力198人,劳务收入达300余万元。

  “通过以上措施,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00元。今年,可实现整村脱贫。”马天说。

  “今年收入会增加不少,我们家种了5亩马铃薯,还有2头牛、2头猪、30只鸡,其中一头牛马上就要产崽了;我还租了1.7亩土地给村集体,每年每亩有500元收入……”对于今年实现脱贫,吉地尔子信心满满。

图为火普村的高山草莓和羊肚菌大棚

  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 打造农旅产业

  2月11日,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村里男女老幼排起长长的队伍,同习近平总书记依依惜别。彝族同胞唱起《留客歌》,表达对总书记的爱戴和感激。

  动听的《留客歌》,让火普村一下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一定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马天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火普村也有自己的规划:依靠这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将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发展农旅产业。

  在村子下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一座黑色的大棚和一座白色的大棚特别显眼。“这是我们村里的高山草莓和羊肚菌大棚。”马天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村里长有野生草莓,经过实验,得知村里的土壤和气候等条件,适宜草莓的生长。于是,村里便利用绵阳市涪城区支持的65万元帮扶资金,建起了大棚,试种高山草莓1.7亩,羊肚菌5.1亩,蔬菜大棚6.8亩,还购买了20头西门塔尔母牛,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昭觉县涪火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实行统一购种、统一培训、统一指导、统一销售等,按照‘户户享有、惠利于民、重点扶贫、壮大集体’的原则,分配股份,将现有资产作价3000股,78户贫困户每户计20股,94户非贫困户每户计10股,剩余500股作为集体经济占股,既实现村集体有收入,又带动全村群众共同致富。”马天说,如果今年达到预计的效益,那么今后还将扩大大棚规模,“让每户村民都种上大棚。”

  同时,马天还告诉记者,由于火普村还有离谷克德国家湿地公园很近的优势,还有满山遍野的索玛花。在未来,村里要建观景平台、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并将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打造农旅产业。

  “夏天来避暑,冬天来赏雪,还可以吃村里出产的绿色食品。到时候,火普村就真正的长久的被大家关注起来了。”站在火普村村委会办公室外的坝子里,俯瞰着村子,马天如是说道。

图为吉地尔子拿着村里自产的草莓站在自家院坝里

  脱贫攻坚取得新成绩 去年15个贫困县摘帽

  火普村的变化,只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201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四川15个贫困县摘帽通过省级达标验收,3769个贫困村退出,108.5万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施22个扶贫专项,投入财政资金749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3万人的任务,改造农村危房12.8万户。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85.2万人,其中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特困劳动力8.3万人。提前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解决77万贫困学生就学问题。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控制在10%以内。

  金融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强化对45个深度贫困县政策支持,增派高校、医院、国企等帮扶力量,深化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资金17亿元。脱贫长效机制有效构建,落实驻村帮扶机制,注重管好用好扶贫“四项基金”,加强督导考核问责。发挥“农民夜校”作用,开展感恩奋进教育,群众脱贫奔康愿望更强了、信心更足了。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四川将这么做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将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要及时纳入帮扶。加强扶贫资金整合和绩效管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改进考核监督方式。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进度和质量。

  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的四川,将如何做?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四川将扎实推进精准脱贫,今年要再实现100万贫困人口脱贫、3500个贫困村退出、30个贫困县摘帽。落实扶贫专项年度计划,大力推进深度贫困县“七个攻坚”行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4万人。抓好贫困地区飞地园区建设。继续做好定点扶贫、省内对口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着力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才。强化“回头看”“回头帮”,用好“六有”管理平台,抓好统计管理和考核评估,支持各民主党派省委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巩固脱贫成效。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决不允许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形式脱贫,确保脱贫成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上一条:今年四川拟调最低工资标准 最高为1750元
下一条:四川39人入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