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四川要闻>>正文
分享到:

四川省校合作伙伴增至16所 轰响智力引擎

时间:2017年12月14日 08:34   来源:四川新闻网   阅读:

浙江大学是最近继香港城市大学后,四川新增的又一省校合作伙伴

  此前,我省已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及省内6所部委属高校共14所高校建立省校战略合作关系□本报记者 林凌

  四川省校合作又有新动作。12月13日,我省与浙江大学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战略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与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西部大省牵手东部高校,使得四川省校合作伙伴增至16所,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浙大入川,深化合作

  “四川省是浙江大学重要的战略合作省份。”签约仪式上,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明确表态。

  浙江大学与四川的合作由来已久。邹晓东介绍,自2011年以来,省校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培训、科技联合攻关、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有合作的基础,更有发展的契合。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四项重点工程”的战略谋划。“战略谋划的实现离不开人才驱动,借脑借智是在省校合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在科研、项目、人才上的优势与四川未来发展和产业升级有着高度契合,对于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双赢是战略合作的必然追求。省校合作,对于浙江大学来说,也是意义重大。今年,浙江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有1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这种深度合作对于浙江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无疑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邹晓东信心满满。

  发挥优势,互利共赢。浙江大学将坚持在对接国家和四川省重大战略上精准发力,紧扣四川产业转型、医疗卫生、绿色发展、脱贫攻坚等需要,发挥浙大学科综合优势开展合作和攻关。

  创新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与合作的重要载体,提高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水平是合作的重要内容。邹晓东在签约现场透露,将支持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建设并升格成为浙江大学四川工业技术研究院,针对四川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

  邹晓东还表示,今后的合作将更重视发挥教育和人才的基础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四川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同时输送更多优秀学生扎根四川。

  省校合作版图扩大

  以人才驱动创新发展,四川省校合作的步伐不断加快。记者了解到,浙江大学是四川新近增加的第二个省校合作伙伴。

  12月11日下午,四川与香港城市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战略决策咨询、产学研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国际技术转移转化、教育与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合作。

  此前,四川已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及省内6所部委属高校共14所高校建立了省校战略合作关系。

  合作并非停留在纸上。记者从省人才办了解到,在省校合作版图扩大的同时,一批产学研平台及项目建设不断加强。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同济西部创业谷、人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香港城大成都研究院……一批产学研平台相继建立。同时,省校双方在信息安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了一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省内高校与合作高校共建18个协同创新中心。

  干部人才的交流合作逐渐走向深入。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20余名优秀人才到川挂职任职,802名优秀毕业生、1800余名紧缺专业人才被选调和引进来川工作,委托培训四川干部人才3万余人次,合作高校在川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为我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上一条: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初定明年1月底在蓉召开
下一条:严防四风反弹 省委3个正风肃纪督查组奔赴12家单位和地区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