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四川要闻>>正文
分享到:

今年四川发出民生大红包1157亿元

时间:2017年02月28日 09:01   来源:四川新闻网   阅读:

《2017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川委办【2017】4号)于日前公布,作为一年一更新的民生脚本,今年的方案有许多一字之变的计划,折射四川为民办事将更结合实际、更顺应时代、更注重细节。

  和过去一样,民生工程的开展围绕人们医食住行学娱等分成十大类,包括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文化体育等工程。

  不一样的,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建立教育扶贫救助金、城乡垃圾和污水集中整治等新内容,写入2017年民生工程要点。

  环保 

  30亿打好环保“三大战役”

  通过民生实事的落实改善城乡生活环境是民之所愿,也是方案所向。除专门部署十项民生工程的“生态环境工程”外,今年的20件民生实事中还提出打好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即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城乡垃圾、污水集中整治建设行动计划,包括300个小城镇、4000个村的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着力改善城乡生活环境。

  “环境质量改善,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说,这是今年四川环保工作的核心,也是“三大战役”的决胜目标,同时“环境质量是否改善”将是检验所有环保工作的最终标尺。

  于会文称,“三大战役”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其中大气的重点区域是成都平原,水的重点区域是沱江和岷江两条流域以及成都市主城区的黑臭水体。“今年我们将编制好24个重点整治流域的达标整治规划,形成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全力推动24条污染严重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

教育

  减免44万在园幼儿保教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计力求将惠民蛋糕越做远大。从学前教育开始,四川今年将减免44万在园幼儿保教费,具体来说,包含民族待遇县(市、区)18万在园幼儿,和非民族地区26万家庭经济困难在园幼儿。

  值得关注的新增规定是,今年的民生实事中,“一村一幼”计划扩大到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接受采访时说,2015年起四川开始在大小凉山彝区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今年,大小凉山彝区“一村一幼”计划支持范围将扩大到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计划为8381个行政村每村配备2名辅导员。

  朱世宏说,四川还将在全省有扶贫任务的160个县(市、区),以县为单位设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每项基金初始设立时,规模不少于300万元,以后年度根据实际需要,可继续补充。救助标准根据贫困家庭实际困难状况和基金支付能力酌情确定,一般每户每年500元—5000元之间。

  脱贫 

  农村低保标准低限升至3300元/年

  “脱贫”是方案中的热词,出现频率最高,仅20件民生实事中就有7件聚焦脱贫攻坚。对贫困家庭发展产业给予贷款分险和基金扶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帮助农户线上销售特色产品和全面实现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是最大的亮点。

  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说,目前四川仍有272万贫困人口,今年是全面突破的关键年。

  针对方案明确的2017年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解释,从2017年起,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由2016年的2880元/年提高到3300元/年,即达到按年度动态调整后的国家扶贫标准。农村低保对象以户为单位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按差额发放低保补助金。

  据了解,“两线合一”提标所需资金计划安排4亿元,要惠及所有的建档立卡低保兜底对象。

  就医 

  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今年我省继续发力缓解“看病贵”。首先,“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减轻群众药费负担”被列入20件民生实事中。实际上,四川从2014年起,在国内率先实施了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在此基础上,2017年全面推进省级、市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现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为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群众的待遇支付不降低,方案再次强调,今年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省人社厅厅长戴允康说,去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是420元/人,今年的具体标准还在制定中,但肯定会比去年标准高。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媛莉

  原标题:今年四川发出民生大红包1157亿元

上一条:四川17个省直部门公开遴选77名公务员
下一条:四川: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