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实施方案(2023—2027年)出台
到2027年 四川将建成7家天府实验室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日前,《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实施方案(2023—2027年)》出台,提出实施高能级创新平台牵引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等7大行动,明确到2027年,四川将建成天府实验室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新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0家。
围绕高能级创新平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科技创新重要领域,《实施方案》提出一批重点任务,并针对2027年这一节点细化建设目标。
在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实施方案》关注国家实验室、天府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科技成果产出水平提升,包括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推进首批天府实验室聚焦光电与集成电路、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生命健康、碳中和等领域加强技术攻关,组建第二批天府实验室等。
为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应用,实验室“重组”被强调:推动高分子材料、地质灾害等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新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全面优化重组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体系。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针对具体产业,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围绕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编制重点产业创新图谱,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培育重大创新产品等。对白酒、川烟、川茶、中药等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加快制造装备及产品升级。到2027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10个左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科技创新也将在全省范围“落地开花”。《实施方案》强调,省市县联动,打造一批“高含金量”的特色示范性场景,涉及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此外,推动重大科技专项成果在市(州)转移转化,支持市(州)打造各具特色的中试研发平台,支持市(州)、县(市、区)建立创新型企业培育库,打造一批核心技术突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群体。
《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各市(州)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和特色,聚焦区域发展重点和方向,建立完善区域特色科技创新体系等,到2027年,建成国家和省级创新型城市10个左右。推动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构建成渝中线科创走廊、高新技术产业带、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创新发展带、长江上游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带“一廊三带”。
此外,“县域创新能力”也被重点提及。四川将实施县域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其中,要重点支持县(市、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平台载体,加强县域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