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四川要闻>>正文
分享到:

四川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时间:2021年05月12日 08:39   来源:四川日报   阅读:

奋斗新起点 快马加鞭未下鞍

●四川明确,今后五年过渡期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筑牢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今后五年,四川将聚焦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等,持续强化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和人才智力支持等衔接力度

●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园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带、集带成面,最终实现全域覆盖,助推我省现代农业整体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侯冲

“滴滴!”5月11日,清脆的喇叭声打破山谷的寂静,一辆黄色客运小巴驶入凉山州布拖县拉果乡阿布洛哈村。有了“小黄车”,村民去县城的时间从大半天缩短为一个多小时。

阿布洛哈村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行政村。去年6月底,阿布洛哈村通往外界的客运班线开通,这也是凉山州首条“金通工程”乡村客运班线。

道路通达,让阿布洛哈村不仅摆脱了绝对贫困,更为下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积蓄了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同全国一道,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阿布洛哈村正是奇迹的生动注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快马加鞭未下鞍,四川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起点上续写新的奇迹。

打“组合拳”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很焦人(四川方言,意为着急)。”今年3月,广元市旺苍县白水镇勇敢村村民何光善不慎摔伤脊椎,无法下床,水稻育秧一事让他十分焦急。与此同时,作为家里的壮劳力,他的受伤让全家面临返贫风险。

驻村帮扶干部很快送来“定心丸”。何家4亩多水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一起完成了育秧。如果何光善还无法下床,村里党员志愿服务队还会帮其栽秧。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何光善的儿子在镇上找到一份工作,暂时缓解了经济压力。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重心之下有重任,防返贫是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省扶贫开发局负责人介绍,我省将持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调度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管理、预警监测、精准帮扶机制,合理确定监测标准,拓宽农户线上申报渠道,完善防止返贫大数据平台,不断优化监测帮扶步骤。

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让脱贫群众有了持续奔康的底气。而部分帮扶措施的延续,更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如果产业发展得好,准备再借一笔小额信贷。”凉山州金阳县天地坝镇马依足村村民子克只日,曾是全省扶贫小额信贷的受益者。如今听说可以继续申请,他准备再“大干一场”。

不仅是小额信贷。四川明确,今后五年过渡期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筑牢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4月27日,“职在民企,就在未来”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在凉山州喜德县彝欣社区拉开大幕。仅半天,84家企业就在这个凉山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招募员工上千人。

“十三五”期间,我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规模达到136万,位居全国第二。如何确保稳得住、能致富?

四川已有谋划: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完善集中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强化“衔接”

迈入乡村振兴新征程

“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回家。”5月8日傍晚,播完最后一垄荞麦,阿侯日果把农具收到地头的空砖房里。这位凉山州美姑县典补乡莫吉村村民,把15平方米大小的空砖房称为“过渡房”。

去年6月,莫吉村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到20多公里外的牛牛坝社区。这样的耕作距离,让村民不愿意老房子拆旧复垦。但拆旧复垦,又是政策红线。在此背景下,美姑县为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修建生产性过渡设施用房3447栋,老房子拆旧复垦问题迎刃而解。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的方式,是加强政策、机构和力量的衔接。

“根据脱贫地区的实际需要,把过去好的做法延续下来。”省委农办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后五年,四川将聚焦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等重点,持续强化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和人才智力支持等领域衔接力度。

强化衔接力度,让不少脱贫地区有了更大的梦想。

“把集体经济蛋糕做大,率先实现乡村振兴。”5月9日万福村召开的村民大会上,第一书记苏毅雄心勃勃。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万福村,曾是名副其实的“穷窝窝”,如今,万福村在当地率先完成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和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平台组建,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培育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之外,建好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同样是四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大抓手。

4月初开始,内江市威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夏年方就把技术员带到田里办公。此前,威远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围第三批“国家队”创建名单。这让夏年方有了更多的想法,“不只是造‘盆景’,还要把周边乡村带动起来。”

我省谋划,围绕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布局,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园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带、集带成面,最终实现全域覆盖,以助推我省现代农业整体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上一条:黄强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下一条:四川连续出台医保惠民政策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