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四川要闻>>正文
分享到:

多项政策助力 四川出台意见支持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时间:2020年12月31日 08:31   来源:成都商报   阅读:

发展蓝图

到2025年

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 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 ■ 城市布局形态持续优化

■ 绿色空间系统更加完善 ■ 开放门户能级大幅提升

■ 宜居生活魅力充分彰显

■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建成

■ 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全面提升

到2035年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

■ 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可持续的特质充分彰显,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明显增强

■ 建成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门户枢纽

■ 全方位迈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

12月30日,成都再迎重大政策红利!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五个方面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支持成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高起点建设创新引领的活力城市

探索实施顶尖人才“全权负责制”

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活力城市”,必然经济动能澎湃、创新活力无限。

根据《意见》,四川将支持成都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支持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一核四区”创新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载体。四川将支持成都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筹建天府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并争取布局先进核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等重大项目、计划。支持成都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探索实施顶尖人才“全权负责制”等。

同时,为培育壮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四川将支持成都布局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支持创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争创软件和信息服务、航空装备、高端能源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拥抱新经济才能释放新活力、培育新动能。为此,四川将以成都为核心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瞄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都将推进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前瞻布局建设智能感知、边缘计算等设施,创建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场景供给引领新经济发展,四川将支持成都建立健全“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创建“创新应用实验室”“未来场景实验室”,深化新场景新产品应用。

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脚步也将进一步加快。四川将支持成都推动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争取新型法人金融机构落户,支持境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在蓉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支持成都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创建科创金融试验区。

此外,四川还将支持成都打造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支持发展数字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走出一条具有都市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高质量建设协调共融的和谐城市

积极探索新区建设新模式新机制

开展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意见》明确,成都要提升公园城市空间治理效能。包括:创新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机制,推动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空间功能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优化形成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布局;编制体现“增存挂钩”理念的国土空间规划,完善用途转用许可制度;用好中央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政策。《意见》还明确,四川将支持成都开展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备受关注的天府新区和成都东部新区有了各自的明确定位和分工。《意见》明确,将积极探索新区建设新模式新机制。支持天府新区集聚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现代金融、会展经济、文创产业等高端服务业,打造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对标国家级新区加快提能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国际消费、航空经济等核心功能,打造成渝地区双核联动的战略支点。

在“中优”区域,成都将积极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建筑尺度和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塑造高端城市业态,提升“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城市品位。

此外,《意见》明确,为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四川将支持和促进成都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探索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依法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高标准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

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打造世界级“城市绿心”

全域公园城市的绿色本底如何筑牢?《意见》明确,四川将支持成都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世界级“城市绿心”。强化龙门山生态涵养保护,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推进都江堰精华灌区保护修复。高标准规划建设天府绿道,形成覆盖全域的生态“绿脉”。支持成都举办公园城市论坛和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天蓝、水清、地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至关重要。《意见》明确,成都将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快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同时,大力实施“蓉城碧水”保卫攻坚战,支持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意见》还提出,成都要构建生态价值转化体系,建立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体系和公园城市评价标准,积极争创绿色技术创新综合示范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探索生态产品供给与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生态资产账户异地增减平衡。探索建立碳普惠机制,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支持争取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高水平建设内外联动的包容城市

打造全球性航空枢纽

建设国家铁路主枢纽

成都开放的大门将会打得更开。《意见》提出,要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能级,一项重磅任务就是要探索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两场一体”运营新模式,争取更多国际航权,设立全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打造全球性航空枢纽。

同时,四川将支持成都建设国家铁路主枢纽,加快建设成自宜、成达万、成渝中线等高速铁路大通道,打通成都至钦州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铁路通道,完善“四主三辅”客运站场布局。支持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实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加密开行南向铁海联运、东向铁水联运班列。

在“买全球、卖全球”早已不是件新鲜事,这一能力体系还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商圈。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深度挖掘大熊猫文化、古蜀文明、三国文化等世界级文化资源,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

为增强国际交往中心辐射带动力,四川将支持成都加快建设“三城三都”,打造国家级国际交往承载地,承接更多国家主场外交和重大涉外会议,办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世界运动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重大赛事。

在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方面,四川支持设立天府国际空港航空经济试验区,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同时,支持申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加快实施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

高品质建设共建共享的幸福城市

建设国际合作教育园区

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运营网

连续12年蝉联最幸福城市第一名,未来成都如何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更幸福?《意见》也明确,成都要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深化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

在民生领域,四川将支持成都建设国际合作教育园区,积极争创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支持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在提升基础设施功能品质方面,《意见》提出,支持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运营网,改造提升高快速路网,开展公园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建设试点,创建“公交都市”。同时,四川将推进甘孜-天府南-成都东、天府南-铜梁特高压输电工程和攀西地区至成都电力通道建设,规划建设引大济岷、三坝水库、沱江团结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

在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方面,《意见》明确,四川支持成都探索超大城市智慧治理,构建社区发展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双线融合机制,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建设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李彦琴

上一条:川渝“一盘棋” 跑出“加速度”
下一条:25位市州和省直有关党工委书记作落实主体责任述职,彭清华逐一点评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