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副瘦骨弱肩托起两个孩子美好未来
记朝天中学学生家长杜明仁在困境中奋力送孩子上学
母剑勇 记者汪江婷 罗旌 文/图
他,9年为救治身患癌症妻子,花光家底,债台高筑,四处借钱也要送两个孩子上学;他,46岁放弃打铁手艺,3年从零起点变成一把建筑工地支木好手;他,依靠勤劳的双手,使风雨飘摇的家不惧困难,奋勇前行;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用一副瘦骨弱肩托起两个孩子美好未来,成为孩子们心中“最棒爸爸”。
事实上,他只是仅有小学文化的农村男子杜明仁。——题记
“娃子,这是学费!”9月1日下午7时许,杜明仁从山西太原赶了17个小时火车抵达广。一下火车站,看到儿子杜德平后,他用布满老茧的手,从宽大的黑色包里摸索半天,掏出一叠用塑料袋包裹严实的人民币,递给儿子。
这一刻,杜明仁心中的石头总算放下了。这个夏天儿子参加高考,被重点大学录取!领到通知书,一连串的惊喜,让这个在土地里挣扎半生的中年男人,几次心喜落泪。他想飞回到农家小屋,为儿子煮一顿美味的菜肴,犒劳儿子十二年寒窗苦读;他想奔回妻子的坟前,亲口告诉儿子梦圆理想大学,让她安息长眠。但,他不能,他必须一刻也不能懈怠,每天头顶38度的高温,十个小时支木,为儿子筹够学费、生活费。
杜德平手捧父亲用血汗换来的学费,看着父亲因长期暴晒变得黝黑的脸庞,眼睛里模糊的泪水,又被强忍回去,倔强地从父亲给过的厚厚一叠钱中拿出一部分,说:“爸爸,学费、生活费要不了这么多,您留一些自己和姐姐开支用。”
看儿子给自己颁发的”最棒爸爸“奖状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一个小时后,杜德平赶去西南科技大学的火车即将发车,一家三口不得不说再见。杜德平透过窗口,远远望见父亲仍然矗立在初秋的晚霞里,杜德平心中蒙上了一层温暖的霞光,强忍的泪水不听使唤,奔流直下。
“18年美好的岁月里,无论是咿呀学语,是懵懂少年,还是母亲因病去世,就读理想大学,自己对于父亲,心中依赖一点儿也没减少,他是我们心中最棒爸爸。”杜德平说:“父亲用他瘦骨弱肩,托起我和姐姐的美好未来,我们姐弟将用一生不断学习知识,奋发有为,来回报他。我们知道,这就是父亲想要的最好回报!”
儿子为父亲颁发“最棒爸爸”奖状
记者前往杜明仁朝天区李家镇新建村五组家中采访时,正好迎来了李家今年冬天的第二场雪。杜明仁把火炉烧得旺旺,简陋整洁的房屋里充满温暖。一张“最棒爸爸”奖状粘贴在墙上十分醒目。
谈起这张奖状,杜明仁有些腼腆,“这是娃儿们给我贴的,是对我这个父亲的认可!”奖状是儿子读初中时,主动送给父亲的父亲节礼物。
杜明仁和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杜明仁勤俭持家,虽是男子,却十分爱护家庭,把家收拾得整洁干净。杜明仁因屋里屋外环境卫生做得好,在全村开大会时还受到当地村干部的表扬。
烧水做饭
但天有不测风雨。2007年,杜明仁的妻子王桂琼被诊断出癌症,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在此后两年多时间里,杜明仁停止了务工赚钱,一心在家照看生病的妻子。
就这样,两年后,妻子病情好转,可以出院治疗。接下来7年时间里,杜明仁一边在曾家镇上做点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生活开支,一边为妻子治病。
2016年,王桂琼病情复发,最终不幸去世。这一年,二儿子杜德平读初三,大女儿杜春蓉刚刚考上大学。
从一天赚80块到赚300多块
“那时候是真难。”杜明仁回忆道,三年前妻子去世后,选择出门打工选择支木的原因:“家里四处欠下了11万元债,两个孩子都是读书正用钱的时候。听出支木的工资高,就和村里几个熟人一起去山西建筑工地做支模的活儿。”
杜明仁虽然有打铁的手艺,但是对支木却没有接触过。刚开始,别人一天轻松完成工作量,他加班很晚,只能领熟工不到四分之一的工钱。
“出门在外,是看做工的质量和数量赚钱的,我必须快速地学会支模,家里两个娃儿还在等着我的钱用呢。”刚刚进入工地干活的杜明仁没有对一个月水煮白菜的伙食落泪,没有对臭气熏天的居住环境落泪,干了一天累活的他,经常为自己的技术赶不上进度着急整宿睡不着,独自一人落泪。
翻看儿女获得的奖状
逐渐杜明仁想到了办法,白天做工的时候,杜明仁偷偷跟着有经验的人学,其他人休息了,他就花更多的时间做活儿,慢慢的杜明仁支木的技术逐渐娴熟。
“从最开始一天只能赚80块,到现在一天能赚300多块。家里的欠下的账,三年都还的差不了,也没有亏欠两个娃儿上学用钱。”杜明仁有点自豪。
孩子们不能再吃没文化的亏
今年对于杜明仁来说,是非常开心的一年。他的儿子杜德平圆梦西南科技大学,他的大女儿在河南新乡学院毕业后,现在在市城区一所小学当教师。
“看到两个娃娃有出息,自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杜明仁欣慰地说。每当有人问起他的两个孩子时,他都翻开手机相册,儿子西装革履在大学主持活动的照片,给对方说:“我儿子在重点大学读书,女儿是一名教师!”
当问道,家里那么困难时,就没有想过,让一个孩子辍学?为什么一定要送两个孩子读完大学呢?
杜明仁回答道:“再苦再难送两个娃儿读书,这是我对他们妈妈的承诺,也是我作为父亲的责任。我小时候就是家里穷,没钱上学,现在在外边挣钱靠苦力,我想我的孩子们不能再吃没文化的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