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科技特派员孙亮:用科技撬动20亿核桃产业

时间:2018年09月07日 10:13   来源:广元新闻网   阅读:

13年,他的心里只有一颗小小的核桃;13年,朝天核桃产量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13年,他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全省内业内精英。

他,就是广元市科技特派员孙亮。

靠山吃山  建群众的绿色银行

“2005年,朝天核桃荣获第二届西部国际博览会金奖!实在是太令人振奋了,这更坚定了我们科研团队的信心。”孙亮回忆起刚到朝天工作时的情景,黑里透红的脸庞一副厚厚的眼镜,透出几分儒雅。

2004年,孙亮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被作为人才引进到朝天区工作,成为朝天区核桃科研所(原林果科研所)里的一名技术员。

“当时,群众大多是利用田边地角零星种植几颗核桃树,并且疏于管护,几乎都是靠天种、靠天收。”孙亮介绍,朝天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光照适宜、雨量充沛,土质以黄壤为主,中性偏碱,钙质丰富,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境内先民自古就种植核桃,作为油料的重要补充,但在种植和管理上一直很粗放。

发挥地域优势,改良核桃品种,强化科学管护,做大做强核桃产业,让朝天群众拥有自己的绿色银行,成为孙亮心中最大的一个梦想。

2009年,孙亮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林业工作的热爱,被任命为朝天区核桃科研所副所长,全面负责科研所工作。

从此,他带领科研所一班人,风里来、雨里去,实地考察、编制规划,争取政策支持、做群众工作……核桃被作为全区五大特色农业之首率先发展,种植面积连年递增;群众种植热情持续高涨,专业村、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零星种植变为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种植。

截至2017年底,朝天区核桃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核桃产量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产值22亿元。先后建成万亩核桃乡镇12个,千亩核桃专业村110个,核桃生产大户600余户,全区人均核桃面积达到2.5亩以上,核桃产业已真正成为群众的精品农业产业、致富增收产业。朝天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核桃之乡”和“全省现代林业重点县”。

技术创新  老树发新枝长金果

“春天满树花开、夏天遍地落果,农户没了兴趣、产业也就搞不起来。”孙亮介绍,虽然朝天自古种植核桃,但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方法。

“要想核桃产业发展好,首先要让群众看到有法搞。”从川农大毕业的孙亮更深信只有‘科技攻关’才能拯救产业。他带领科研团队在积极向省林科院、川农大专家请教的同时,更虚心向当本地核桃“土专家”取经,着力破解病虫害难治和挂果率不高的难题。

   翻山越岭找药剂、翻来覆去做实验、反反复复改配方……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科研团队最终研制出“朝林1号(B型)”等新型林药,有效防治果象、根象、云斑天牛、木蠹蛾等害虫,使核桃保果率达95%以上。

“要提高核桃单产,单攻克了病虫害防治还不够,还必须要对品种进行选育和改良。”在孙亮的主导下,成功选育出了“硕星”、“夏早”、“蜀朝2号”三个省级优良品种,“用于方块芽接的接口取形导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研究提出了“本地核桃实生苗造林做砧木+本地良种嫁接改良”为核心的核桃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如今,朝天核桃投产期由过去的10年缩短到了6年,核桃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座果率由过去的不足40%提高到90%以上。

多年来的心血和汗水,让孙亮成为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都十分丰富的“核桃专家”。他先后荣获第十四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四川省林业产业工作先进个人、市第八届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主研的《朝天核桃品种培育及产业开发》《朝天区核桃品种选育及芽接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

送教到家  让人人都成为专家

“我们通过现场培训会,让群众尽快掌握接穗经济、工效高的嫁接技术,早点得到实惠。”3月12日,在朝天区羊木镇核桃品种改良技术培训现场,孙亮对穗条选取和切穗,嫁接清砧、选位、削口、插接、绑缚等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手把手”传授芽接新技术,为200多名核桃种植户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技课”。

其实,像这样的“田间课”,孙亮每年都要上近百堂。在核桃栽植、嫁接、春防、冬管的关键时节,他和他的团队总是活跃在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技术现场培训,耐心地向群众讲解技术要领,手把手地传授嫁接技术。

“多亏了孙老师手把手的教我,才掌握了核桃嫁接和管理全套技术。”朝天区蒲家乡何首军是朝天区培育出的核桃“土专家”,说起如今的变化,他很是感慨。如今,他家的核桃全部按技术要求进行防治和管理,每年至少能卖4万元,加之在阆中等地当技术顾问,一年还能挣六万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目前,全区18万农民中,有10万人参与核桃产业发展,培训“技术明白人”达4万余人,实现了每户至少有1名会操作、懂管理的“明白人”;组建核桃丰产技术推广专业队60余支;核桃技术骨干由10人增加到350余人,为全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核桃领域的科技特派员,他时刻把群众对产业的技术需求记在心里,通过不断探索总结,组织编制了规范实用、易于掌握的《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莫看这个本本小,如果把哪个细节搞忘了,我就拿出来照着再学一遍就是了。”朝天区转斗镇较场村村民全光明手里的《核桃栽培技术规程》已经被翻得皱皱巴巴,他介绍,以前自己不懂技术,核桃产量低,后来他在镇上、村上都听过孙亮的课,还送给每个人一个小本本,让大家随时能拿出来看看。“效果好得很,昨年打了1000多斤核桃,卖了9000多元。”(记者 张玉伟)

上一条:区政协机关扎实开展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
下一条:区委组织部召开村级活动阵地标识标牌规范悬挂协调会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