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时上班没时间出来玩,这次利用春节大假,带着家人一起出游,新年新气象。”2月17日的明月峡景区,虽然天气寒冷,但仍然挡不住游客出游的脚步,来自绵阳的陈丹抱着一岁多的女儿及一大家人来一睹“中国交通‘博物馆’”的真面目。

明月峡有2300多年的历史,位于四川省北部,川陕甘三省交汇处,四川的北大门,进出川的咽喉重地,素有"蜀北重镇"、"川北门户"和"巴蜀金三角"之称的广元市。明月峡,原名朝天峡,因朝天镇而得名,朝天,即朝拜天子之意,因唐朝玄宗皇帝避"安史之乱"南迁成都时,当地官员在此接待并朝拜而得名。后因明清时期,文人墨客们盛行崇尚自然,于是取李白诗"清风清,明月明"之意,将朝天峡改名为明月峡。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境内,距离陕西汉中不到2小时车程,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之一就是集鸟道、栈道、纤夫道、水道、公路、铁路6道于一峡,可谓是天然的中国交通"博物馆",也体现了李白笔下"蜀道难"之情形。
在雪溪洞游客中心,旺苍县国华镇的周永华带着全家刚从洞里游览出来,他认为,平时子女们上班都忙,过年就是全家团聚、到处出游的好时机。这不,全家12人全部出动。7岁的孙女孙嘉慧拿着在洞里姐妹俩照的合影,高兴的手舞足蹈。
雪溪洞被誉称"地下仙宫",陆游晚年"风雨过龙门阁"时,曾在此洞中观览题"雪溪"诗一首: 风雨尚远游, 回首始欲愁。北顾龙门栈, 西望黑云头。危途踏半桥, 扶杖俯洪流。雪溪巴山来, 衰翁葱岭留。雪溪洞因此而得名。雪溪洞全长8000多米,是剑门蜀道的风光胜地,洞中石幔、石花、石笋、石柱,拟物状人,巧夺天工。洞中的每一根钟乳,每一片岩壁,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天然雕塑,地设天造了这座神奇了地下仙宫。
“春节前三天,有两万余游客来景区游览。我们在景区节点也准备了开水、方便面等物品,沿途有志愿者进行服务,让游客来的高兴,玩的开心。”采访中,朝开区明月峡景区管理局工作人人员将长洁告诉记者。
记者 刘怀英 张 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