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朝天:有机大品牌抢占市场新高地

时间:2017年12月01日 14:27   来源:区质监分局   阅读:

历史的脚步铿锵前行,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圈时刻都在上演着“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生存大剧,竞争更趋残酷的市场环境下,广元市朝天区靠什么来占据市场一席之地?他们有没有出奇制胜的“法宝”?

朝天依靠生态禀赋,创立绿色有机品牌标杆,这或许就是朝天冲出重围,抢占高地的样本之一。

科学定位,铺就“有机”崛起之路

作为川北门户,朝天的前世今生有很多值得自豪的资本——这里是连接川、陕的枢纽要地;这里是古今闻名的栈道之都、养生天堂;这里也是全国有名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和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国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然而,曾受历史、经济、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境内无产业可兴,工业仅有小企业,小作坊,市级名牌屈指可数,省级名牌为零,有机认证为零,朝天经济在抑郁的泥潭中左冲右突……

为有源头活水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省委作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市委绘就了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蓝图,朝天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

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的朝天区如何把握契机,着力打好绿色有机牌,尽快树起品牌杆?近五年来,朝天区守稳初心,坚定信念,紧紧围绕建设西部“有机之城,生态朝天”的定位和目标,深入实施大保护大转型发展战略,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以产业富民为统领,以独具特色的有机产业推动生态、产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壮大发展、体系配套健全、措施保障完善、示范成效明显”的有机产业新格局,大打“栈道之都、养生天堂”特色品牌,凝心聚力做大、做强、做优有机产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勇立潮头,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统筹城乡、全域发展”的贫困山区科学、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子。

那么,作为“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品牌强区”战略实施者——朝天质监人该如何应对?该怎么作为?

凝心聚力,树立有机产业标杆

策马开新纪,扬帆展壮猷。

据资料显示,从2010年开始,朝天质监人便沉下身子,找准方位,果断出击,凝聚有机,绘就宏图,砥砺奋进在大力发展核桃、花生、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大道上。分别制定了朝天核桃、曾家山甘蓝、麻柳刺绣生产技术规程等7个标准;引导规模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建立健全质量责任链条,强化质量控制能力,建立有机农产品全程监管制度,提升有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通过市场牵动、龙头带动、机制联动、品牌促动、园区推动的抓建机制,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支撑作用,壮大了基地规模,凸显了有机产品的品质、特色、绿色、生态优势。迄今,全区已建成认证有机产品基地8个,有9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建成“朝天核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朝天核桃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创建区”“国家核桃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先后荣获“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建设示范基地县”等称号。朝天核桃逐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地标产业领域新标杆,国内众多有机产业专家、学者、媒体、涉农企业被朝天这一强势产业所吸引,围绕核桃实施的商家订货、网上开店、产品深加工、产业加盟等业务次第开展。核桃产业红红火火,营销态势一片看好。目前,全区实现有机产品年产值近2000万元;全区核桃栽种面积已达42万亩,年核桃产量达3.5万吨,连续七年排名全省第一。有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朝天品牌步入了市场新高地。

攻坚跨越,“地标”品牌撬动大市场

“小小核桃”滚全球、“曾家蔬菜香天下”、“麻柳剌绣”绣朝天,“扯篼子花生”涅磐重生……

朝天地标产品厚积薄发,有机品牌强势崛起。品牌创建征程上留下了朝天质监人一串串闪光的脚迹。近三年来,朝天质监人承载质量提升,兴企强区使命,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品牌就是效益”的理念,禅精竭虑,志存高远。区政府出台了《朝天区名牌发展工作实施意见》,使该区首次把品牌发展战略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各级政府质量奖评选,争夺质量领域最高荣誉,打响“朝天造”品牌,形成育名牌、创名牌、夺名牌浓厚氛围。先后成功创建海螺水泥、明月峡景区等3个四川名牌,实现了四川名牌零的突破。品牌很快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惊喜”,2016年,海螺水泥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成功入围首届广元市长质量奖最终评选名单,税收连续两年过亿,年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近50%,并作为全市唯一企业代表在今年全市质量强市暨品牌建设促进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明月峡风景区作为全省仅有的18家旅游景区服务名牌之一,通过2年创建,旅游门票收入从年收入700万上升到1000万,年均游客实现20%增长;朝天核桃产业的超前发展,使种植区域先后扩展到全市7个县区170个乡镇,实现年总产值超过40亿元,人均核桃收入4000元以上。原味和深加工的核桃产品已远销浙江、上海、山东等10余省的4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部分国家,真正实现了“小小核桃滚全球”“小核桃做成大产业”的致富梦想;涅磐重生后的“扯篼子花生”以含油量高,颗粒饱满,口感独特也打造了一片新天地。通过反复评审论证,2017年已成功位列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列,身价水涨船高,其发展态势将会成为朝天区又一朝阳产业。

现实成效:质量品牌成为致富“金钥匙”

闪耀巴蜀的朝天地标、有机品牌,看似普通却撬动了由近而远的大市场,也引出了许多口口相传的创富话题。朝天蒲家乡河坝场村退休干部侯银堂提起核桃产业就来劲,他说:“这几年来,由于朝天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朝天核桃已由传统种植模式转向科技化、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由过去单一的生产型走向深加工型。核桃的生命力很强盛,虽然初期种植时间要长一些,但后面却有几十年甚至一二百年的收益。我家以前只有20多株核桃树,退耕还林后我又种植了100多株,2012年就开始卖钱了,现在一年除去成本,能轻轻松松赚到6万元的纯利。前一段时间,我又联系了当地5家农户,准备发展另外一种由我们朝天本土通过改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如果顺利的话,今后的效益还会更好”。

闫登梅夫妇在转斗乡算不上是最有钱的人家,但绝对是一家远近闻名的花生种植加工大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打工热潮正席卷全国的时候,闫登梅夫妇开始念起了“花生经”,但那时流行种植普通大花生,一年下来,产量高,效益不行。2000年后,夫妇二人把祖辈传下来的扯篼子花生拿来进行种植,谁知产量下去了,效益竟然提高了。俩人果断决定,从此就做扯篼子花生这篇文章。去年,闫登梅夫妇一年仅收购花生少说也有六七吨,再加上自己种植的,仅花生一项就有十万元以上的纯收入。夫妇二人凭一种执着和信念,在当地靠花生赚了钱,并领先修建了楼房,购买了汽车,过上了让许多村民十分羡慕的幸福生活。

绿色生态是朝天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最大的希望。面对新形势、新体制、新征程,朝天区质监分局局长杨天宝激情满怀地说:“有机产业已渐成朝天富民产业,质量是推动朝天有机产业全面发展的“润滑剂”,品牌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助跑器”。如何让朝天造、朝天品牌焕发出更加瞩目耀眼的荣光?朝天质监人将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质量、品牌、生态、有机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服务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在主动作为中提升能力、拓展实力、激发活力、形成合力。努力推动质量强区建设,推动创造,叫响朝天质量,做强朝天品牌,为朝天经济追赶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顾智洲 杨攀 记者 杨威)

上一条:我区全面启动“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应用工作
下一条:区委宣讲团第十分团到鱼洞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