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朝天区201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蚕桑产业技术技能培训正式开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苏科年出席开班仪式。
“这个培训很及时,老师们对养蚕过程中消毒、温度湿度的控制、眠期管理等讲得一清二楚……学到了不少东西。”去年,马家坝乡五七村贫困户刘克均,在蚕业指导站的动员下,两年时间将桑树种植规模发展到50亩,准备明年大干一场,力争尽早甩脱“穷帽子”。
中国是蚕桑生产起源地,有“丝绸之国”的美称,蚕丝生产、加工已有数千年历史。近年来,朝天区立足资源优势,凭借得天独厚的生产环境和气候条件,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现代蚕业发展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和拓展产业链条为有效途径,不断巩固与发展全区蚕桑产业。目前,该区已建成万亩现代农业(蚕桑)园区1个,标准化密植桑园示范点5个,示范带动12个乡镇50个村1万余农户发展蚕桑产业,累计种植桑树4000万株,产茧7500担;建立大型蚕桑产业专业经营组织2个,在10多个乡镇设立蚕业管理服务站(点),负责全区的蚕桑生产技术服务和蚕茧收购经营;建成蚕茧加工企业1家,年缫生丝300余吨,生产桑蚕丝被10000床。该区基本形成了“桑、蚕、茧、丝”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蚕桑产业格局,走出了传统蚕桑产业改造之路。该区也成为广元市首个省级农业(蚕桑)标准化示范县区。
据悉,此次培训将利用4天时间,通过现场参观、集中授课、经验交流、课后解疑、考试测评等方式,向小蚕共育户、蚕桑种养大户、蚕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家庭农场主等100多人,系统讲授蚕桑产业规模化经营、桑园标准化建设、蚕病防治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蚕桑产业、助推转型升级、脱贫奔康。(王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