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教师苏永奎 用互联网开启朝天扶贫助学新路

时间:2016年10月21日 10:10   来源:广元新闻网   阅读:

用互联网开启朝天扶贫助学新路

———记四川省特级教师、广元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苏永奎

记者 张乃文

   “王德燕在阿坝工作,为青川急需帮助的人捐助了300元;贫困生岳磊,在毕业的时候,把自己省吃俭用积累的500元也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苏永奎这样介绍着他学生的感人事迹。

   他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有他学生在毕业时留下的鲜红的留言纸,那上面一行行都是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言。“您为贫寒学子们找捐赠,真是尽心尽力,我以后发达了,也和您合作。”王兰同学的一句话道出了很多受助学生的心声,他们也希望长大了传承、传播这份爱心,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苏永奎与阳光爱心助学团成员到两河口乡看望贫困学生。

   像明灯一样的老师 

   苏永奎,四川省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广元市名师、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更是一位扎根在朝天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自己的圈子里,二十多年来和朋友、网友等一起帮助、资助了无数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近50万元。特殊的个人经历,让助人成为他独具魅力的人生事业。

   68年出生的苏永奎家贫如洗。上世纪80年代读初中时,又遇到土地下户,由于家里七兄妹年龄都小,务农劳力严重不足,一家人吃饭都成问题。

   “那时候不叫过日子,应该叫‘熬日子’!”苏永奎说,家里周围的野菜都被吃完了。

   他家离学校三十多里。为了读书,除了住校,他就寄托在亲戚家。  

   “家里的粮食和钱很多时候都供应不上,饿肚子成了家常便饭。”苏永奎说,一次,两天没钱吃饭的他,饿晕在澡堂里。

    说起为什么不去找老师同学帮助,他说自己太过内向自尊好强,不愿意去求人。虽然品学兼优,但因为家里实在没钱,又发自内心体谅父亲母亲的艰辛,初二没读多久,他就弃学回家务农。

   打猪草,放牛,砍柴,割草,挖药材……每一天在家,他总是力所能及地为家人分担家务。

   他的语文老师何成江得知情况后,坚决要他返校读书,何老师还说服学校,让他缓交书费,免交学费。在食堂吃饭,也是先欠后付……

   “从生活、学习及个人成长上,恩师何成江无私的帮助了我,也影响了我一生。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像他一样在教育这个岗位去帮助学生,帮助需要的人。”  

助人的道路充满收获感

    1990年大学毕业的苏永奎,选择到当时相对封闭落后的朝天教书。

  “虽然有很多选择,但我当时觉得还是朝天好,因为1984年我曾来这里春游过,感觉这里就是最贫困的地方,最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这样,带着梦想,我来到了朝天中学,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苏永奎说,这里的孩子有些家庭贫困,他就拿出当时不到百元工资的小部分帮助他们。

   “看到他们就想起了小时候的我!”苏永奎希望他们像自己一样,心怀感恩,重塑生活的信心和学业的希望。

    2008年地震发生后,在校贫困学生越来越多,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面临辍学的危机。依靠个人的力量,苏永奎已经无法解决。怎么办?对网络熟悉的他,想到了网络。随后他在网易博客圈子里,发起了第一次网络求助。详实的资料和个人在网络世界树立的信用,很快得到了爱心网友的认可。来自山东、江苏、四川宜宾等地的网友先后参与了此次救助活动,救助捐款近2万元,帮助了10多名游走在辍学危机边缘的学生。随后,他的热心网友严梅华(江苏常州初中教师)发起成立了一对一帮扶的“爱心助学团”,并建立了爱心助学QQ和微信群。截至目前,靠爱心网友资助的朝天贫困学生已近两百人次,助学资金累计达20余万元。

    在通过网络资助贫困学生的同时,一次意外的重逢,他又动员出一位成为企业家的高中同学杨国凡加入爱心助学团体。几年来,仅杨国凡个人就出资近20万元,资助了朝天中学贫困学生近百名。

  “需要帮助的学生太多了,不得不找这些同学帮忙!”苏永奎说,作为民革党员,他还通过民革组织申请和落实华侨助学项目,先后争取华侨助学金数万元,资助贫困学生数十人。这些受助学生均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考入理想大学。有的已顺利走向社会。

  “看到他们能顺利走向社会,我个人很有收获感!”苏永奎说。

让网络明灯照亮更多的人

   在苏永奎和网友们爱心助学的过程中,有几件事很值得一提。

   一次,他在朝天教育局办事,意外看到一封高中学生的求助信。

   信上说,因为家庭贫困,考上大学后却无钱上学,希望政府能帮忙解决燃眉之急。

   通过了解,原来这是学生家长写给市长的求助信,已由市上返回朝天,教育局没能力解决此事。

   苏永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回到学校后,立即通过朋友圈求助,很快就争取到助学金5000元,帮助这位新大学生顺利入学。

   第二件事:一次中考时,苏永奎了解到一名身患绝症的学生卢友合家庭十分困难生活拮据。该生每天都坐在轮椅上,由母亲、奶奶或同学推着进出校园。

   他很快将卢友合的情况报告给网友,希望能得到帮助。宜宾的爱心人士郑伟慷慨解囊,每学期特别资助该学生2000元,三年里共资助12000元,帮助卢友合母子渡过了生活学业难关。

   他也经常找卢友合谈心,给他勇气和信心。

   去年6月,卢友合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以较好的成绩考上本科院校,命运给了不屈的他一个满意的回报。
去年6月,当苏永奎从四川电视台“下一站幸福”栏目中,了解到一位广元女孩郑鸿艳身患肝硬化,需要帮助时,他立即在网上搜索到相关信息,并辗转联系到郑鸿艳本人,核实此事。确认事情真相后,在自己的空间发出《让我们一起努力挽救一条生命》的倡议书,希望学生、同学、朋友都来帮助他。他自己也很快寄出1000余元……

  “我希望有爱心的人士,能和我们一道参与帮助别人的行动中。更希望这些帮助能让他们坚强乐观面对人生!”苏永奎说。

上一条:全省毒品堵源截流广元片区实战拉练在我区启动
下一条:区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组成人员履职座谈会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