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宣传,鼓励创业。通过各级主流媒体、微信平台、党政部门网站等渠道,广泛宣传各级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同时,各乡镇设立创业服务窗口,及时高效地提供创业跟踪服务,搭建起创业者交流新平台,大力营造了创新创业浓厚社会氛围。
落实政策,扶持创业。以园区、街区、景区和社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引导回乡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等群体入园创业,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目前已依托现有工(农)产业园区和景区资源建成6个创业园区(孵化基地)、3个创业街区、1个创业社区和2个创业景区。全区整合各类就业专项资金2500余万元,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妇女、残疾人等9类群体111个创业实体项目以及6个创业园区、街区建设补贴,并创业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今年上半年,新审核56人380余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及时向市担保公司、市绵商银行申报,有效缓解了创业者资金压力。
加强培训,促进创业。全区确定了区职业中学、区就业训练中心和区农广校等作为区内定点就业创业培训机构,紧紧围绕我区蔬菜、核桃等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七盘关石材城建设和明月峡、曾家山等四大旅游景区资源,在充分了解学员培训意愿的基础上,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建立了100余人的志愿服务创业专家指导团,开展创业“沙龙”等创客活动,培育创业创新文化,提升培训质量。近两年来,我区举办各类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19840人,其中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850人,通过培训423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269人。
创新机制,保障创业。实施“强村行动”以来,全区有62个行政村通宽带,宽带用户3万户,网民约12万人。抢抓“互联网+朝天+N”发展机遇,开展电商实用技能培训。目前,广元棒仁、三元等企业、商家、创业者110余户加入淘宝、阿里巴巴、四川商情等电商平台,有线上交易的商户10余户,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有关部门大胆自我革新,将创业贴息贷款审批、创业各项补贴等经办事项下放到乡镇,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绿色通道。
截止2015年6月底,全区累计创业实体5537户,其中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实体1038户,线上交易网店10户,上述实体中,从事第一、二、三产业主体分别为68户、112户、5357户。今年上半年,新增创业实体298户,从事第一、二、三产业主体分别为32户、11户、255户,线上交易网店10户,新增注册资金1.9764亿元,带动就业79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