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天然蚕茧丝 开辟多彩致富路
——朝天区文安乡首养彩茧喜获成功
栽桑养蚕是朝天区文安乡的传统优势产业,全乡年养蚕1000余张,栽桑养蚕早已成为全乡村民重要的增收渠道之一。历史上也曾经大规模养殖过桑蚕、柞蚕和蓖麻蚕,可从来没见过彩色的桑蚕。吃的是一样的桑叶,用的是一样的饲养方法,结出来的却是不同颜色的蚕茧。2015年的这个春天,文安乡茨竹湾村的老蚕农们体验并见证了天然彩色蚕茧从幼蚕孵化、饲养到摘茧的全过程。很快,“现在有了新蚕种,结的是彩色茧!”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文安乡的大街小巷。笔者带着好奇深入地处茨竹湾村四组的丝泉蚕桑专业合作社实地进行了考察。
“我活了快80岁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彩色的茧子哦”。地处茨竹湾村四组的丝泉蚕桑专业合作社的蚕房内热闹得很,乡邻们都跑来看“稀奇”。蚕房中,一排排鹅黄色的蚕茧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方格蔟,天然蓬松的丝质让蚕茧闪现着温润的光泽。
据文安蚕茧站站长杜青林介绍,“目前,这种彩茧在全国的养殖范围不大,2013年才开始极少量试养。2015年文安乡也是首次从南充引进的,春蚕试引种20张,由丝泉专业合作社与赵金福等蚕农分别养殖,在广元也属首次”。近日,彩蚕新品种已陆续上蔟吐丝结茧,预测每张蚕的彩茧产量将不低于35公斤。杜青林说:“彩茧蚕和白蚕一样的养法,直接喂普通桑叶就可以了,不需要给她特别开“小灶”,除了能结出彩茧,这种蚕种外形、成茧速度与普通白蚕也没有明显区别。”彩色蚕茧是通过转变蚕的基因让蚕吐出多种颜色的彩丝——橙色、粉红、浅黄、浅绿、锈色等而培育的桑蚕新品种。彩色蚕茧抽取的天然彩色蚕丝色泽柔和艳丽,利用这种纯天然的彩丝做成纺织品,像天然彩棉一样环保且不脱色,省去了印染工序,减轻了栽丝绸印染的污染,可以避免织物加工处理中各种化学残留物对人体的危害,产品备受国内外高端消费者青睐,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方面,天然彩色蚕丝的抗氧化性、益菌性、抗菌性、透气性以及光泽性都比白茧丝要好。另一方面,它因富含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色素和黄酮色素等天然物质,具有抗紫外线的作用,很多侧重研发生产纯天然化妆品的商家对其青睐有加。正是由于纯天然、无染色的特性,天然彩色蚕丝受到高端消费市场的追捧,具有很强的市场拓展空间。
“饲养时跟普通蚕一样,产量也差不多,价格比普通蚕茧贵,我肯定愿意养这种品种。”蚕农赵金福指着簇簇已经成型的彩茧笑着跟我们聊天。合作社成员们表示,首次引种成功,今后必将扩大色彩品种和养殖规模。
可以预见,由于彩色蚕的饲养技术和产量与普通蚕基本相同,吃的也是普通桑叶,蚕茧经过缫丝环节也不会脱色,不需印染就可以生产出成品,省去了印染工序,减轻了丝绸印染的污染,还能减少污水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而且,这种产品目前主要供应高端市场客户需要,他们看重的是彩色蚕丝具有色泽柔和艳丽的优点,又有良好的抑菌、抗菌和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阻挡紫外线的性能,符合传统丝绸产品的转型升级。彩茧蚕的推广必将会极大的推动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彩色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