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天区文安现代农业(蚕桑)园区内“丝泉家庭农场”一角。张玉伟 摄
1月24日,在省委农村工作会上,朝天区被表彰为2013年度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区,成为全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区。
2013年,朝天区加强农业农村工作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积极发挥项目资金集聚效应,争取和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3亿余元,带动社会投入7.8亿余元。以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为目标,启动并建成第五条百里新农村长廊——“转马文”百里新农村长廊。加快推进以路、水、土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通村油路或水泥路114公里,全区通乡公路硬化率达100%,新建和维修各类水利工程760处,80%农村人口实现了安全饮水,新建沼气池3245口,适建农户建沼率达80%。在已建成食用菌、蔬菜、核桃、土鸡4个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上,投资1.5亿元,按照“桑叶养蚕,桑枝种菌,桑园套菜”的立体农业模式,建成了核心区达1.1万亩的文安现代农业(蚕桑)园区,园区亩平综合产值比建园之前增加1万余元。
该区持续拓宽增收门路,壮大特色产业,稳定农村劳务,深化农村改革,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业科技转化推广,核桃产量突破2万吨大关,蔬菜产量达到65万吨,香菇实现产量2.85万吨;黑木耳实现产量1545吨,出栏优质土鸡158万只。探索并完善了天冠生态农牧有限公司“五包一保”利益联结机制、严大姐蔬菜专业合作社“五统一”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能力持续增强,全年签约农业招商引资项目15个,签约资金10.9亿元,并依托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达4.2万户,农民合作组织带动农户达2.6万户,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45元,较上年增长14.2%。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规范农民合作组织16个,其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4个、市级2个。探索出的以“土地为资本、农民为股民,下要卯底、上不封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陶园农场”模式。启动并完成汪家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确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七权合一”的农村各类产权确权登记,大力促进要素优化配置,全区耕地和林地流转面积达2.1万余亩。
2013年,该区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先后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区,全省沼气化县,被列为2013~2022年全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基地县和优质茧加工县,省级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省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全省小农水重点县。朝天区还成功承办了全省扶贫重点县特色经济助农增收现场会,该区“三农”工作的知名度在全省得到了大大提升。
(李义文 记者 张玉伟)
2013年,朝天区启动了曾家山和广陕高速朝天段两个省级百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图为中子镇柏树村新农村景象。张玉伟 摄
曾家山高山露地绿色蔬菜科研基地(钟卫东 摄)
曾家山土鸡示范园区一角。(赵旭摄)
转斗乡万亩核桃示范基地一角。( 向德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