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蜀门有了“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代言人”

时间:2013年12月10日 09:25   来源:广元新闻网   阅读:

    【繁荣】路边经济、劳务输出、边贸市场、以核桃为主的特色产业,繁荣的经济让转斗乡的农民走向小康之路。以黎明村为例,200多户人,上百万存款的就有50多户,50万以上的就有上百户。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川陕交界的朝天区转斗乡。“我家5亩核桃树,200多棵挂果了,今年卖干果2000多斤,收入3万多呢。”校场村八组村民王少青告诉记者,近几年他家的核桃林逐渐进入盛产期,收入是越来越高了。今年,转斗乡7万多株核桃树挂果,产核桃700余吨,收入超过2000万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其实,转斗乡的农民收入不止于此。改革开放之初,路过108国道川陕交界七盘关的人们,都有这样的印象,道路两旁密密麻麻挤满了加水、补胎、修车、餐馆等店铺。由于车辆流量大,道路狭窄,一旦堵车,在长长的车龙中,穿梭的尽是卖矿泉水、鸡蛋、方便面的当地农民。仅此一项,每家年收入不下10万,转斗乡的农民就这样靠路边经济获得了第一桶金。再后来,外出打工让他们尝到了甜头,黎明村就有20多人在外当小包工头,每人带出二三十人打工,人均年收入不少于3万。200多户人的小山村,家中存款上百万的估计有50多户,50万以上的有上百户。现在转斗乡又开拓了石材业,推进七盘关国际石材城建设,发展了特色产业,随着今年朝天区重点建设“转(转斗乡)-马(马家坝乡)-文(文安乡)百里新村”,转斗乡场镇得到扩展,边贸生意显得红红火火。

    【美丽】给富起来的农民一种什么生活环境,一种什么享受,一种什么追求,这是转斗乡党委政府一班人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实践,他们把文化建设放在第一位,打造了一个不一样的美丽边界乡镇。

    从宽阔平坦的通村水泥路转入国道108线,道路两旁村落民居或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或团团簇拥、片片相连,青瓦白墙的小洋楼在冬日暖阳和清澈河水映衬下,宛如大师笔下浓淡相宜、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画。

    在黎明村石灰窑(小地名)广场记者弃车步行,打造中的2公里文化长廊已初具雏形,有展示历朝历代诗人赞美蜀道的诗歌墙、雕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创意石、烽火台、栈道、步游道……处处蕴含着蜀道文化元素。

    2008年以来,转斗乡紧紧抓住京昆高速建设和灾后重建机遇,在黎明村建起罗家坝、石灰窑、小阳包(小地名)三个农民聚居小区。如今,投资200多万的文化长廊又将石灰窑、罗家坝两个小区紧紧连接,形成一个新农村综合体。综合体内,栋栋楼房风貌统一,医疗卫生室、计生服务室、活动阵地、购物超市、健身场地等和“6+1”公共服务体系一应俱全,成为典型的都市村庄。

    【和谐】转斗乡脚踏川陕两省,想象中应该矛盾很多,比如争水争地,比如越界跨线,比如经济纠纷,比如邻里不和等。但记者采访后的感受是,这里不仅“家”里“和”,而且“邻里”更“和”。

    听说陕西有几家人因地理位置的关系,嵌入在黎明村里,记者好奇地走进了一家姓罗的家里。家里只有一位年轻的媳妇和她的孩子,通过简单摆谈,媳妇说出了这样的印象:四川这边的经济发展要好些,两边的人相处得不错,搞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顺手也帮了我们一把。我们到村里、镇上,都要通过四川过去才方便。

    转斗乡不仅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社会管理创新,在创建精神家园的同时,创造了一个和谐友善的生活环境。女乡长杨波介绍说,他们不仅“家”里“和”,“邻里”更“和”。乡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走动是经常的事,文化体育活动不是你请我,就是我请你,产业发展、农技交流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司法所工作人员许又方怕记者不相信,拿出一份双方交流的规划让记者看。“堡垒引领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和谐共创工程”、“产业富民工程”,不用详细去看,仅这些项目,就足以看出川陕两个边界乡镇群众是如胶似漆、亲如兄弟。

    告别转斗乡时,恰好乡党委书记马继章接到一个电话,是陕西宁强汉源镇打来的,邀请他下周到汉源参加一个党建协调会,并说他们那里市县领导也要参加。马继章告诉记者,他得认真准备,因为他代表着四川在说话。

    转斗乡渐渐离开视线,但转斗乡作为四川北大门“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代言人”印象却深深地留在了记者脑海。

上一条:我区2013年度劳务收入突破7.5亿
下一条:区委传达贯彻马华来朝天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1937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