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硕果满枝庆丰收 深耕沃土促振兴

时间:2025年09月23日 11:07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阅读:

本网讯(冉金鹭)金秋九月,走进广元市朝天区两河口镇蔡家咀蔬菜产业园区,只见基地里翠绿的甘蓝饱满圆润,辣椒也挂满了枝头,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分拣,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今年蔬菜行情好,通过‘曾家山蔬’品牌推广,我们的蔬菜不仅卖到了成都、重庆,在杭州的大型商超仍然畅销,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不少。”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万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朝天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保障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筑牢“粮安”根基 特色产业结出“致富果”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保障粮食安全与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上,朝天区步履铿锵。该区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44.16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2.56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1万亩,筑牢了粮食生产的“压舱石”。

同时,立足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在秦巴山区高山蔬菜产业研究院的技术支撑下,当地推广了穴盘护根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5项新技术新模式,示范种植辣椒、甘蓝等优质蔬菜品种8个,今年蔬菜(食用菌)种植面积达31.23万亩,总产量101万吨。

品牌化与市场化双轮驱动,让朝天区特色农产品走得更远。今年,“2025曾家山蔬菜推介暨产销对接大会”“2025曾家山蔬品牌杭州产销对接大会”先后举办,“曾家山蔬”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杭州销售专区顺利落地,已实现2000余吨蔬菜外销,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守住返贫底线 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多亏了村里的监测帮扶,不仅帮我申请了医保补贴,还推荐我去食用菌基地务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水磨沟镇菜坝河村监测户雷自海的感慨,道出了朝天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效。

今年以来,该区构建起全链条防返贫保障机制,通过印发《朝天区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点》及“1+5”工作方案,压实各级责任,全年共识别监测对象67户237人,稳定消除风险监测户176户574人。

同时,健全控辍保学机制,为686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03万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1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91处;围绕特色产业举办系列活动,带动脱贫群众发展产业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累计培训脱贫劳动力1800余人次,举办招聘会1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7万个,并深化东西部协作,投入帮扶资金3900万元实施项目11个,输送156名脱贫劳动力到东部就业,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764人次。

多元路径促增收 乡村振兴迸发新活力

“合作社养的近2000箱蜂群,年产蜂蜜18000余斤,综合产值达160万元以上,每户蜂农平均增收超5万元!”两河口镇川江源中蜂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陈兴清的账本,是朝天区农民增收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区从产业、就业、新业态等多维度发力,让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目前,中蜂产业已覆盖全区4100余户农户,蜂群达4.5万群,预计年产值3600万元;建成省级笋用竹产业基地2个、市级园区1个,两河口镇仅竹笋年产值就达1500余万元。

农业新业态也蓬勃发展:沙河镇2.5万余亩樱桃树带动赏樱、采摘等活动,岭上果园农场线上线下销售樱桃4万斤,毛收入50万元;羊木镇油菜花“花田集市”日均交易额超10万元;打造5个主题民宿集群,带动1300余家酒店、民宿、农家乐发展。

就业与项目拉动效应显著。全区外出务工达7.5万人,建成22个就业帮扶车间解决500余人就业,新增118个农民公益性岗位;通过重点项目建设、中省衔接资金投入、以工代赈等方式,以及做好农产品营销、盘活闲置房屋、发展集体经济等举措,多维度促进农民增收,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收获满满幸福感。

如今的朝天区,田畴沃野展新颜,产业兴旺富农家。下一步,该区将继续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建设、治理水平,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下一条:沉浸式体验 让科技触手可及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5602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