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思维眼界,汲取发展力量
——朝天区2025年度中青班学员赴浙江开展异地教学
2025年9月14日至19日,朝天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齐聚浙江大学,开启紧张充实的异地教学之旅。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理论讲授、现场考察与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员们带来了全方位的提升与成长。

理论学习:深学细悟,拓展认知理念
9月15日上午,开班式首先拉开此次异地教学的序幕。随即,学员们立刻投入到充实有料的课程学习中。浙江大学研究院师小芹讲授的《中美博弈背景下的国际战略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课程,以国际热门事件为主线,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大国博弈中的波谲云诡,让学员更加明白国际交锋与机遇抉择的双重重要性。浙江大学王国勤带来的《从“八八战略”到“重要窗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浙江实践》课程,深入剖析了浙江在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与创新实践,让学员们深刻领悟到先进理念对地区发展的强大引领作用。在《农旅文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创新思维与实践》的课堂上,浙江工业大学梁雪松通过天马行空的创新案例和生动风趣的讲解,为学员们阐释了理念转变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在农旅文融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启发大家思考如何将先进经验运用到朝天实践中来。浙江省特邀咨询委员单锦炎讲授的《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安吉为例》,深入解读了浙江安吉二十年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系列实践,也让学员们对“两山”理念深刻内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认知。

学员段玉红表示:此次在浙江大学的学习,让我跳出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局限,深度领略先进地区在发展理念革新、生态产业构建、农旅文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让我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获益匪浅。作为民政干部,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深入研究浙江的先进经验与典型做法,将前沿理论与民政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学会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更好为群众服务。
现场教学:实地感悟,促进思维转变

异地教学期间,丰富多样的现场教学让学员们走进历史课堂走进未来乡村课堂,亲身感受浙江古老和现代的完美结合。在良渚博物院,学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寻着五千年前先人的足迹,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余杭径山村,学员们深入了解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未来乡村径山样本。在安吉余村和大竹园村,深入感受乡村振兴的产融结合模式,切身体会了“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如何转化成建设“金山银山”的现实生产力。在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学员们参观了大道之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探索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学员金晓表示:“八八战略”为基层工作提供了系统方法论,指引我们立足自身优势、努力补齐短板,创新发展思路,取得新的成绩。在现场考察中,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践行“千万工程”,特别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民生为导向,将环境整治与社区微改造、便民服务相结合,激发群众共建共享热情。在余村了解到“两山”理念发源和实践历程后,作为乡镇干部,我更加感到责任在肩,决心扎根基层谋发展,实干争先践初心,奋力书写绿色生态涵养地融合发展新篇章。
学习收获:满载而归,赋能未来发展
此次浙江大学的异地教学,对朝天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们来说,是一次知识的盛宴,也是一次思想的洗礼。通过丰富的课程学习、生动的现场教学活动,学员们在理论素养、先进理念、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在浙江大学学到的先进理念、在浙江未来乡村看到宝贵实践经验带回到朝天区,运用到自身实际工作中。
学员谢禹瑫:在浙江大学学习一周,无论是理论授课还是现场教学,都让我收获颇丰。总体感受就是“思维变革”和“创新驱动”,转变思想、创新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长期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千万工程”的实施还是“两山”理念的践行,都需要我们以人民为中心、以实干为基石,把在浙江所学所思融入朝天实际,在服务群众中践行青年干部责任与担当。
学员何颖:此次浙大异地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干货满满。通过聆听讲座、现场教学和参观考察,边走边看、边看边学、边学边悟,让我在循迹溯源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八八战略”“两山”理论等丰富内涵的理解,收获颇丰、感悟很深、启发颇多,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年轻干部的本领恐慌。作为一名青年干部,在今后的工f作中,我将把此次学习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保障朝天安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此次浙江大学异地教学圆满落幕,学员们满载而归,不仅从认知理念层面获得了深度拓展,还深入学习浙江发展实践过程经验,在理论学习中深学细悟,在现场教学中汲取创新思维与实干精神,这段旅程将激励青年干部们将先进经验融入朝天实际,为朝天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徐廷力 郭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