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朝天人大网 朝天政府网 朝天政协网 朝天发布 书记信箱 朝天电视台 立法联系点 在线投稿      网络举报
要闻 部门 乡镇
图片 视频 发布
工业 农业 城镇
旅游 投资 商务
民生 管理 安全
政治 生态 网信
文学 书画 音乐
体育 摄影 拍客
思想 组织 作风
制度 廉政 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政务要闻>>朝天要闻>>正文
分享到:

科普“小阵地+好技术”点亮乡村振兴路

时间:2025年09月15日 16:07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阅读:

本网讯(徐小婷 冉金鹭)9月15日清晨,秋阳刚洒向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的田野,罗圈岩村的侯家喜就走进了沙河镇“微型科普馆”——这个30平方米的小空间里,互动触摸屏亮着,正播放着生活科普知识,南华村几位村民也正在这里学习健康饮食、家庭安全等实用知识。

“这里能学到很多生活小窍门,特别实用!”侯家喜笑着说。虽然他是来找本土专家赵绪斌请教小水果树嫁接问题的,但科普馆里丰富的生活科普内容也引起了他的兴趣。“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问谁,现在有了科普馆、田间课,生活生产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在沙河镇,科普惠民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飞仙关社区的科普馆里,村民正在学习健康养生知识;罗圈岩村核桃园里,“土专家”侯银堂正带着农户实操嫁接技术,实验改良核桃新品种;金牛农场的果园里,无人机盘旋演示植保作业,引得不少村民驻足学习。这股“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正是沙河镇以科普为桥、赋能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该镇建成了全市首个乡村“微型科普馆”,提供生活常识科普,为群众与农技专家搭建了交流平台。馆内配备互动触摸屏、科普模型,涵盖健康生活、安全常识、农业知识等多个领域,成为村民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生活品质的“加油站”。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元市拟表扬的2024年度全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表现突出名单中,沙河镇人民政府荣获“突出集体”称号,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赵绪斌也因其在基层科普工作中的卓越贡献,被评为“突出个人”。同时,该镇大力推进“天府科技云”平台的广泛应用,通过组织培训、上门指导等方式,帮助村民熟练使用平台获取科普知识、解决技术难题。如今,“上天府科技云找答案”已成为沙河镇群众的日常。

今年以来,“微型科普馆”已经服务超1000人次,真正实现“小空间装下大服务”。镇上还组建了10余人的科普志愿服务队,开展了20余场“田间课堂”“农家技术会”,把防虫药剂使用、果树修剪等实用技术,手把手教到村民手里。

针对村民最关心的产业难题,沙河镇精准发力,用“小课题”撬动“大产业”。以前核桃虫害严重,单株干果产量只有2.5斤,镇上推广最新专用药剂后,单株干果产量一下跃升到14公斤;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广泛普及最新嫁接技术,基本实现有核桃产业的家庭就有1名嫁接能手。在罗圈岩村,淫羊藿规范化种植技术盘活了百余亩林地,预计带动户均增收超3000元;金牛农场用上纳米硒富硒水果技术,种植效率提升40%;唐家村冬桃“六个一”栽植技术的推广,更让当地水果朝着“优质化、品牌化”稳步发展。

要让科技留得住、用得好,人才是关键。沙河镇在田间地头设了“科普服务岗”,24小时响应村民需求,已解答难题200余次;本土专家侯银堂、赵绪斌等带领10余名“土专家”扎根一线,用“1名专家带N名骨干”的模式,建起“镇有专家、村有骨干、户有能手”的服务网络,让技术服务“本土化、常态化”。靠着这些懂技术的“带头人”,5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超1200元,“信科技、用科技”成了大家的共识。

从微型科普馆到千亩丰产的核桃园;从10余人的志愿队,到800人的“技术明白人”队伍,科技赋能融入了沙河镇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群众受益、社会支持、政府引导”的好局面。未来,该镇还将继续以科普为笔、科技为墨,让更多村民靠着技术增收,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上一条: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下一条:朝天区高效能发展成效明显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门图文
 热点新闻

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839-8625602  邮编:628012
举报邮箱:gyctrm@126.com   举报电话:0839-8625602   
蜀ICP备13022682号-1  川公网安备5108120200002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