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冉金鹭 辜义淋)从彝海湖畔的民族团结佳话,到礼州古镇的战略决策印记,再到烈士陵园的深切缅怀……近日,广元市朝天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全体党员踏上西昌这片红色热土,开展红色教育暨主题党日活动,在历史现场中重温峥嵘岁月,让红色精神成为奋进的力量源泉。

全体党员干部追寻红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
彝海结盟:在民族团结中触摸初心
碧波荡漾的彝海湖畔,一座高耸的结盟纪念碑静静矗立,见证着90年前一段跨越民族的深厚情谊。1935年5月,红军长征途中,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军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以水代酒、歃血为盟,彝族同胞主动护送红军历经七天七夜通过彝区,为红军北上开辟了关键通道,更在这片土地播下了团结互助的种子。
在纪念碑前,党员们聆听讲解员讲述这段“彝海结盟”的往事:“正是这份跨越民族的信任与支持,为红军后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争取了宝贵时间。”历史细节中蕴含的团结智慧,让在场者深受触动。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不同民族能为共同的信念并肩前行,这种精神对今天的团队协作太有启发了。”党员们纷纷感慨道,这份跨越时空的团结力量,成为当下工作中凝聚合力的生动教材。
礼州会议:在战略智慧中汲取勇气
循着红色足迹,大家来到礼州会议旧址。青砖灰瓦的边家祠堂里,时光仿佛凝固在1935年5月那个关键的军事会议现场。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进驻礼州,中革军委在此召开会议,确定了通过彝区、强渡大渡河的战略方向,作出“泸沽分兵”的部署,为红军突破围堵、继续北上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礼州镇红军长征广场,红色文化墙上镌刻的“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 ”等历史印记,串联起长征路上的峥嵘岁月。陈列馆内,老旧的步枪、泛黄的书信、磨损的军刀等实物,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在绝境中坚守信念、攻坚克难的故事。党员们驻足凝视,从一件件文物中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先辈们在复杂局势中运筹帷幄的智慧与勇气。
“看到这些实物,仿佛能体会到当年红军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目标的坚定。”青年党员王陈文慧说,“现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当年的艰辛比起来不算什么,这种不畏艰难的劲头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陵园追思:在缅怀先烈中传承精神
苍松翠柏环绕的西昌烈士陵园内,纪念碑庄严肃穆。党员们怀着崇敬之心整齐列队,向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牺牲的先烈们默哀致敬,随后,缓步上前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放在纪念碑前,寄托深切怀念。
阳光照耀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提醒着每一个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换来的。大家在纪念碑前久久伫立,感悟着“为理想信念挺身而出”的精神力量。
“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朝天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书记刘兴勇表示,此次西昌红色之旅让全体党员在历史现场中深化了对初心使命的理解。下一步,该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丰富党性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融入日常工作,激励全体党员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行,为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