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萤火虫,满天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7月27日傍晚,在朝天区曾家镇响水村六组何忠方家的院坝里,记者有幸欣赏到了一场由前来避暑的重庆客人们集体献上的美妙音乐会。
据何忠方介绍,每日黄昏灯火初上之时,住在他家临租房里避暑的重庆客人们就会带上各种乐器聚集在院坝里,月琴、二胡、琵琶、笛、唢呐……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字的乐器,简直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乐团,还有随着音乐唱歌的、跳舞的,热闹得很。他们周围的很多群众都慕名前来,听他们演奏,一起乐呵乐呵。
“我们是6月初来的,一直准备住到8月底。”采访中,这个乐团的团长陈华告诉记者,他们团有30来个人,大多是来自重庆合川的单位退休职工,平时爱好文艺,人人基本上都有一套吹拉弹唱的本领。自去年觅到曾家山这个避暑纳凉的好地方,他们便相互邀约一起前来避暑,当然,也不忘带上自己心爱的乐器,每天练一会自娱自乐,于是,才有了以上的情景。
目前,经曾家镇初略统计,常驻在曾家山避暑的客人至少在2000人以上。其中,九成来自重庆合川。缘何重庆合川的客人对曾家山情有独钟?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重庆合川人——桑平。
2011年夏天,作为蝗嘶蚂蚂歌舞团团长的桑平因为演出第一次来到曾家山,便被曾家山清凉的气候、新鲜的空气以及好客淳朴的曾家山人民深深吸引住了。演出回到重庆合川后,他便自掏腰包制作了广告贴在自己歌舞团的宣传车上进行宣传,一传十,十传百,从2011年到现在,前往曾家山避暑的重庆客人已由10多个人发展到逾5000人。
说起这些,今年53岁的桑平很是自豪。他说,他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其实很简单,曾家山空气好、风景好,老百姓热情善良,街道打造的也漂亮规整,物价也比较合适,买个菜都是才从地头扯出来的、水灵灵的,再加上镇政府也非常关注旅游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旅游协会,为游客到曾家山避暑提供了很多便利,这样做,一个字,值!
据了解,为更好地接待每年递增的避暑游客,让他们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今年初,曾家镇组织专门力量对场镇上闲置的民房进行了统一规划,并发动群众对其进行统一打造。目前,已改造场镇闲置房120余套,可接待长住避暑客约1000余人,一个旅游旺季大约收入在300万左右。
在太平村二组刘泽生家里,记者亲眼目睹了改造后的游客接待房间,白色的地板砖闪闪发亮,墙面上还满贴着素雅的壁纸,房间内家具一应俱全,厨房、卫生间设备崭新明亮。“六月以来,我们家三十多间客房都住满了,这几天每天都有游客上门前来咨询住房,但确实是爱莫能助。”讲到今年家里的收入,刘泽生笑着说,一般来说,前来避暑的客人大概都会住到两个月左右,收入在3万元左右。
曾家镇旅游协会会长周元富说道:“目前,正在规划,以场镇为中心,辐射周边村落,继续改造农户闲置房,力争明年避暑游客接待量达到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