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阵地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完善武装村级活动阵地,加强法治文化氛围营造,全乡8个村每村一个法治文化广场、一个法治文化墙、一条法治文化廊道、一个法治文化专栏、一个法治图书室、一条永久性法治宣传标语、一场法治文艺宣传或演出。开展“春雨滴灌”法制宣传教育行动,围绕“七五普法”规划,以国家基本法和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条例和地方性法规为重点,全年开展6场次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发法治文化产品,增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现贫困村户均一份法治宣传资料。
健全服务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为2个贫困村免费配备法律顾问,为其他6个“四好”村和非贫困村聘请法律顾问。法律顾问每年到村开展一次村级事务“法律体检”;加强“法律援助”一小时服务圈建设,科学设置了2个贫困村法律援助站,确保贫困村法律援助站点建设达100%。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为每一户贫困户发放一张法律服务联系卡,做到应援尽援。
多元化解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坚持源头治理、预防为主,不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按月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建立矛盾纠纷整改台账。加强调解阵地建设,实现8个村村村有标准调解室。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做到“微事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引导广大群众理性行使权利,依法、逐级、文明、有序反映诉求,营造依法信访、理性维权的浓厚法治氛围,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格局,推动建成1个“无访村”。
细胞创建培树基层文明新风。结合脱贫奔康“六化”行动,积极开展“法治村”示范创建活动,100%贫困村创建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好特邀监督员作用;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需要、推动村级事务管理更加高效规范;全乡58个村民小组至少培训58名法律明白人;以农民夜校为载体,按照“三有”标准开设法治德治自治讲堂;继续开展村“两委”干部提能培训,大力发展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在村级事务管理、经济发展、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带头示范作用,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梳理编制村级“权力清单”,厘清小微权力“边界”,明确权力运行程序,推动村级事务管理规范运行,遏制基层微腐败,全面开展“百姓问廉”;完善村规民约,全面推广竹坝村“138123”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切实推动基层管理能力提升;及时全面规范做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