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区着力优化创新改革环境、激发创新改革活力、增强创新改革实效,全面创新改革三年工作成效显著。
创新平台规模增长。建成省级生产示范类科普基地1个、市级食药用菌有效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核桃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和市级科普基地4个,培育市级山地蔬菜(山珍)研究所1个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研发中心10余个。
创新平台支持政策全面到位。三年兑现5个创新平台建设奖补资金14万元,落实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3901. 66万元,对8个国家科技型企业奖补40万元,对2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补24万元。
“成果定制”协同创新模式探索推行。引导四川养麝研究所、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西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精准承接“定制项目”,已落实麝香产品研发、核桃精深加工、珍稀菌类栽培等10余个科研项目,初步形成了较稳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格局。
成果专利转移转化机制逐步完善。深化“七个一”科技扶贫模式,成功构建“1344”科技扶贫新模式。成功创建市级灵芝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取得97项国家专利,推广“核桃壳基质栽培优质高产灵芝的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研成果10余项,推动“广元灰鸡遗传资源保护及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研究与利用”等2个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转化科技成果39项,实现转化产值40. 39亿元。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成效明显。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开展“引才名校行”等活动,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人。累计回引6132名返乡创业能人,创办经济实体5510个,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8个。实施“千名英才培育工程”,命名表扬18名领军人才,开辟电商创新创业平台,创建青创联电商服务中心,招引6家企业入驻,并建成100余个服务站点,成功培育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成人才公寓57套,全部提供高层次人才使用。开展“周末工程师”活动,创新聘用15名“首席专家”服务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