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山皆画意,清风明月尽诗情。9月28日,以“助力脱贫奔康·抒写大美广元”为主题的2017广元市文艺采风活动暨文艺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在朝天区水磨沟景区举行。

据了解,一年来,全市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话精神和全国、省文代会精神,服从并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潜心创作,辛勤耕耘,推出了一大批充满“乡愁”和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当前,正处在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市县(区)文联系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忘初心,心系人民,扎根大地,不辱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文化建设和文艺发展的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努力为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当天,100多位艺术家齐聚水磨沟景区,通过独特的视觉,独特的感触,精湛的技艺,展现朝天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精神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


朝天地处秦巴山南麓、川陕结合部,因唐天宝年间蜀中百官在此接驾朝拜天子而得名,素有“秦蜀锁钥”“川北门户”之称,享有“栈道之都、养生天堂”之美誉。近年来,朝天区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切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加快跨越发展、决胜脱贫奔康、建设美丽朝天”主题,始终坚持“追赶跨越”主基调,深入实施“四化联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竞相发展”战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国家科技进步县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区、四川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区等重要荣誉。
一直以来,朝天区以建设川陕结合部区域文化中心为总体目标,坚持文化与旅游、农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旅文协同发展,着力发展蜀道文化、生态养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四大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加强文艺精品生产,扎实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川北风格朝天特色正不断彰显。先秦栈道明月峡、生态养生曾家山、秦蜀桃园水磨沟、地下仙宫龙门阁四大旅游景区品牌效应日渐显现,“栈道之都,养生天堂”的城市文化名片影响力不断增强。
朝天脱贫攻坚工作广受各方关注。近年来,该区始终坚持脱贫攻坚“12345”工作思路不动摇,扎实推进“五个一批”攻坚计划,全力打好“1+4+11”政策组合拳,坚定不移的推进精准脱贫,尤其是在推进文化扶贫过程中,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积极协调整合各类帮扶资源,不断探索文化扶贫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努力形成合力,构建了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通过这次采风活动,领略到了朝天的钟灵毓秀,体味到深厚的人文底蕴,看到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艺术家纷纷表示,他们将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多角度展现朝天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让更多的人关注朝天、认识朝天、热爱朝天。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广元市文艺创作基地、广元市摄影创作基地、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写生创作基地、朝天区老年书画研究会”授牌仪式。(张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