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了全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山上蔬菜山下果,全区土鸡西北菌,因势利导稳蚕桑,多种特色奔小康”的产业发展布局,促进了全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积极培育专业大户,构建“大户+基地”经营模式。目前,全区发展种养大户9000余户,规模经营面积15万余亩。蒲家乡河坝场村七组大户何昌春发展核桃20余亩,今年有120余株“硕星”核桃树进入盛产期,仅此项收入就达到7.2万元。
加快发展家庭农场,构建“家庭农场+农户+基地”经营模式。目前,全区发展各类家庭农场112家,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620亩。李家乡陶园农场探索建立了“土地为资本、农民为股民,下要卯底、上不封顶,利益同享、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机制,入股农户36户,入股土地412亩,农户每亩土地分红约4000元。
大力发展农民专合社,构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2家,带动规模经营60万亩。平溪乡严大姐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1.4万余户农户每年发展高山露地绿色蔬菜10万余亩,有力地促进了曾家山农民增收致富。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全区共培育龙头企业18家,建立标准化规模经营基地6万亩。万信食用菌公司今年在西北乡上坝村和车坝村等村流转土地近300亩,种植地栽香菇300万袋,农民不仅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还可就近在公司务工,实现多渠道增收。
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构建“经纪人+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农民经纪人15人,带动产业发展8000余亩。麻柳旺龙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提供核桃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等“保姆式”技术服务,农户把自家的核桃树、土地等交由合作社托管,农民经纪人负责核桃营销,解决了农户劳力和技术缺乏等问题,促进了地方核桃产业发展。今年,该社共发展核桃1480亩,实现总收入4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