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平均海拔1400米的大尖山村已有寒意,驻村第一书记苟亮忙着到赤松茸种植基地里查看赤松茸生长情况。“第一次在大棚里尝试种植赤松茸,难免担心!”说话间,苟亮就已经走进了大棚。
大尖山村位于广元市朝天区两河口镇。自2021年以来,该村立足林地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并不断扩大规模,探索发展大棚种植,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壮规模 产业发展“蘑”力无限
走进赤松茸大棚,一片片白花花的菌丝“镶嵌”在黄土地里,蓄势待发。“再过半个多月,一枚枚红红的大球盖菇就会从土壤里探出头来。”苟亮介绍,这种菌菇叫“赤松茸”,个头大概7—9厘米、柄粗3—4厘米,吃起来肉质滑嫩、食味清香。
据了解,赤松茸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有“素中之荤”的美誉。经测算,亩产量可达6000斤左右,亩产值3万余元。大尖山村因其海拔位置、地理环境等优势,一直都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近年来,该村采取“公司+联合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赤松茸林下种植。目前,种植赤松茸面积达60亩。
为了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该村又积极发展大棚种植。“林下种植,一亩林地可以产出4000斤左右赤松茸,如果是大棚种植,一亩土地的产量可达6000斤左右。”苟亮算了一笔账,“相比林下种植,棚内种植赤松茸集约化高、温湿度可控,能实现赤松茸的错峰上市,卖个好价钱。”
产业规模的壮大,带动了当地群众发展。“通过村集体带动,我自己也种了20亩左右,去年毛收入近3万元,效益还是相当可观的。”种植大户徐茂琳深有感触地说。
强技术 多方指导“菇”舞人心
种植赤松茸,技术是关键。“基料配方要合适、发酵要到位,播种时基料厚度要控制在18公分左右,点播的菌种和覆土的厚度也是关键,尤其是在冬天,要做好保暖……”说起种植技术,从什么都不懂到已是种植专家的徐茂琳说得头头是道。
徐茂琳的技术成长,得益于专家的指导和培训。为提高赤松茸种植技术水平,大尖山村党总支组织种植大户们外出到贵阳、成都、眉山等地学习。定点帮扶单位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积极对接省农科院,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全方位线上线下把脉、指导、开方,让群众发展产业无后顾之忧。
让苟亮记忆深刻的是前几天晚上,他路过大棚的时候去顺便查看赤松茸生长情况,发现大棚温度比平时稍微高点,他就立即与省农科院的专家联系。“省农科院专家考虑到大尖山村的温度、通风等实际情况,就线上远程指导我们在大棚侧边开了几个通风口。”在苟亮看来,虽然是一点小事,但是对于群众而言,却是技术的强有力支撑。
“近两年,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积累了不少种植经验。我还准备尝试种猴头菇、榆黄菇等多个品种。”徐茂琳介绍说。
扩销路 群众增收“钱”景可期
“运输成本高,卖不出好价钱。”说起以前赤松茸销售状况,大尖山村村主任韩金安头疼不已。
为帮助种植户解决销路问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积极与成都两家企业对接,直接上门收购,实现“订单式”销售,既解决了销路问题,又保障了赤松茸的新鲜度。
技术和销路问题解决了,群众发展产业信心更足了。“今年,我们新增了大棚种植,亩产量有望更高,加之运输成本降低,预计今年赤松茸产业可实现产值150余万元。”韩金安信心满满地说。
小菌菇,大“钱”景。据了解,大尖山村通过集体经济发展赤松茸种植,不仅盘活了闲置林地资源,还增加了老百姓流转收入和村集体收入。三年多来,已累计带动100余人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1.1万余元,真正实现了“一地生多金”。
“去年,从赤松茸下种到采收,我一直在基地里干活,100元一天,一年下来,少说也要挣个一万多元,还能就近照顾家里,非常满意。”村民杨开智对家门口的赤松茸产业充满了期待,“自己也准备种植一点,增加一些收入。”
深秋的大尖山层林尽染,远远望去,一个个赤松茸大棚错落有致,镶嵌在起起伏伏的山坡上,孕育着收获的希望。(刘旭 王馨)